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文化  ->  文学  -> 正文

琦君故里,那人那屋那山水

来源:瓯海新闻网  
2021年02月08日

  ■谢绮频 文/摄

  琦君,这位中国当代的女作家,出生在泽雅庙后一个旧时家庭里。瓯海区有关部门在崎云景区庙后村建了琦君纪念馆,这里原先是她父亲创办的庙后小学。2001年秋天,琦君回故乡参加了“琦君纪念馆”落成典礼,这应该是她离开故乡后首次回来。2006年离世后,琦君夫妇之墓安于纪念馆外山坪。

  “崎云山水秀,庙后乡情亲。”这是琦君2001年10月回乡期间,去老家庙后寻根探亲时给乡亲们的题词。琦君那份对家乡的爱,对乡亲的爱已尽在这句诗中。据说在亲友会上,她还用温州方言唱瞿溪民谣,正如她回忆故乡的文中写的那样:“我们从大陆移植来此……生活上尽管早已适应,而心情上又何曾忘怀于故乡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甜,鸡鸭鱼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家乡的明。”泽雅庙后的故乡使琦君魂牵梦萦,虽远离乡土,却从未放下过。

  走进纪念馆,左右是两排木制的轩屋。右侧的轩屋有视频播放琦君的回乡纪实,四合院风格的正门前有两棵很大的桂花树,挡住了纪念馆的匾额。这两棵桂花树,是依照琦君在散文《桂花雨》里那棵桂花树而种植在这里,让作者的文字有个妥妥的对应。琦君在《桂花雨》中是这样回忆的:“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这些细腻和温馨的文字描述,把思乡之情在文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2006年6月7日,琦君永远地走了,她留下了充满花香的文字,留给世界,留给故乡。

修缮过的庙后村转向复古的原生态 

  走进正厅,正前方树立着“琦君”塑像,一群孩子围绕“琦君”膝前。“琦君”的膝前放着一本书,与他们一起在读书,此刻仿佛有朗朗书声在梁间环绕。轻轻吟诵着展板上琦君作品《乡思》:“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昨夜梦魂有飞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里,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轻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沦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一缕淡淡的乡愁感染了每个来访者。

  轩屋的两边布置有琦君及其父亲(伯父)潘鉴宗生平,另有添放场景布塑及书籍文物等。我曾读过琦君的一些作品,包括《细雨灯花落》《桂花雨》等,最熟悉的莫过于著名电视剧《橘子红了》。琦君是这部电视剧的原作者,里面的人物,也都大致可以在琦君的生命里一一找到对照原型。大伯一角就是以她的养父即伯父潘鉴宗为原型的,她在《父亲》一文中写出了潘鉴宗的儒将形象和他退隐后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父女亲情。正如她在《琴心》一书后记中写道:“我只是朴实地用肤浅的文字,传递出我的点滴心声,这一字一句里有我欢笑,我的眼泪,有我对过去不尽的怀念,对未来无穷的希望。”琦君就是用这样一种朴实肤浅的文字,寄托着对故乡的深情思念。读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册,里面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就像邻家小妹的故事,承载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怀念。故事的格调犹如古诗:“惜花须自爱,休只为花疼。”庙后的灵山秀水滋养了琦君,而琦君的文字更赋予庙后深厚的人文底蕴。

 琦君纪念馆正门 

  我曾经来过琦君的纪念馆参观过,但总觉得这么匆匆地走马观花,是走不进这位散文大家的往事的。于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再次来到泽雅庙后这个大山里的村庄,走走村子,去看看琦君在散文《水是故乡甜》一文中提到的故乡家中三种水:河水、井水、山水。

  在庙后的溪流上,我看到了三座桥:一座碇步桥、一座漫水桥和一座石拱桥。泽雅大山的碇步桥应该有600年以上的历史了,那时居住在村里的先民,就是通过这样的碇步桥跨过溪流与大山,婚娶嫁出、走亲访友。据说有次山洪暴发,碇步桥被大水淹没,阻断了村民的出行,于是琦君的父亲(伯父)潘鉴宗捐资兴建了漫水桥。这座石板桥为古式构造,山洪暴发时,水可以从桥上漫过,行人照常通行,因而称之为“漫水桥”。石拱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庙后村为了方便车辆出行于是建造了这座石拱桥。碇步如琴,板桥如虹,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道尽了庙后的意韵。站在漫水桥边,我仿佛看到一位梳着发髻的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小女孩走过这座碇步桥,这也许就是当年琦君在庙后生活的写照。

  我漫步在村庄的溪流边,凌凌的水声不绝于耳。庙后的溪流是从泽雅大山的无数棵竹子的根部奔流出来,在乱石滚滚中穿行,庙后的山水赋予了琦君的文学灵气,造就了一代散文大家。

庙后溪流上的一座石拱桥

  在溪边的一座老木屋里,我看到了这儿正在修缮一些古戏台,古村又开始转向复古的原生态。行走在古村层层叠叠的屋檐巷陌中,突然,一座颇有气质的老门台吸引了我。走近一看,这座老门台原来是琦君幼年时的祖宅,古宅早已毁坏新建,现在只剩下这么一座遗物了。

  梨花妆点了早春的庙后村 

  古村,虽然新建了新路,新的琦君纪念馆,但对喜欢古村落的我来说,总想再寻找一些古韵古色的气息来,才觉得自己不虚此行。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寻寻觅觅中,我看到了屋前院后那些栽种的果树,在这早春时节,梨花、桃花争相斗艳,轻柔而明媚,妆点古村的古屋与古宅,将古村熏染得也与琦君的散文一样,透析出一种质朴的美。


编辑: 陈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