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瓯海新闻  ->  时政  -> 正文

聚焦2021瓯海两会|图解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瓯海新闻网  陈瑶 整理
2021年02月24日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铸就精彩5年

1.jpg

2.jpg

3.jpg

 五年来,开创瓯海产业转型发展新格局 

·“瓯海眼镜”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森马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冠盛股份主板上市;

·中国智能锁生产基地等4张“国字号”产业金名片;

·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跨入全省20强;

·落地浙大温州研究院等8个高能级创新平台;

·引育领军人才486人;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比从1.99%预计提升至3.15%、挺进全省20强;

·国家大学科技园跻身全国10强;

·全球商品贸易港、华润万象城等七大商贸综合体投用;

·服务业发展指数跨入全省I 类地区前三;

·三次产业结构由1.3:55.2:43.5优化为0.9:40.8:58.2。


 五年来,谱写瓯海城市华丽蝶变新篇章 

·实施旧村(区块)改造76个;

·三垟湿地公园征迁顺利完成;

·成功落户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

·获评全省最具魅力新城;

·高铁新城落地199.8亿元产城融合PPP项目;

·南部新区启动“八大突破工程”;

·新增道路总里程170公里;

·率全市之先实现平原地区5G网络信号全覆盖。


 五年来,翻开瓯海全域美丽新画卷 

·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项目129个;

·新增管网352公里、是“十二五” 的5倍;

·温瑞塘河主流域水质基本稳定在Ⅳ类以上;

·泽雅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村庄实现整体搬迁;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管理连续五年全省考核优秀;

·完成电镀、印刷等12类重污染行业整治;

·空气质量优良率从82.7%提升至95.6%,连续五年无重污染天气,创成省级生态区;

·完成道路综合整治44条;

·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89.53万平方米;

·累计拆除违法建筑921.47万平方米,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区”;

·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评。

 五年来,塑造瓯海人民幸福生活新景象 

·每年完成十大民生实事,办成农贸市场、城市书房、公共厕所等一大批“关键小事”;

·实施安置项目113个、1431.4万平方米,共惠及15万瓯海人;

·新改建中小学12所、公办幼儿园34所,中考平均分从超全市20.8分提高至36.7分,跃居全市第二;

·市人民医院等一批重大医疗项目投用;

·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净增7.49万人、7.17万人,参保率达98.14%、99.5%;

·实现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全清零”、薄弱村“全消除”、集体经营性收入18万元以上村“全覆盖”;

·行政村数量从251个减少为151个,撤并率达39.8%


 五年来,政府自身建设跃上新台阶 

·“安监云” 、资产授托代管融资、铁路南站“路地” 融合管理等改革项目在全省推广;

·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掌上可办率、 “跑一次” 率达100%;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05件、政协提案708件;

·趸售电站体制、城乡供水体制、泽霞移民危旧小区、西湖人家二期项目、马加斯闲置地块等67个遗留多年的重大历史问题妥善化解;

·成功重建美福、泰恒“烂尾楼”。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开创辉煌5年

11.jpg

22.jpg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5方面工作

33.jpg

2020年,瓯海交上亮眼成绩单

 疫情防控 

◆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 级响应;

◆坚决执行“25条” “12条” “居家七天”等硬核举措;

◆率全省之先推行“一例一圈” 精密智控模式;

◆推出“抗击疫情·感动瓯海100人”;

◆认真做好稳侨安侨暖侨工作。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7.2%

◆创新推行“七招破七难” “双循环体系十法”;

◆兑现政策奖补资金6.88亿元;

◆专班招返员工3.1万人;

◆逆势新增市场主体1.46万家,不良贷款率降至0.81%,创近十年新低。

 动能转换 

◆青科会“七个一” 成果落地;

◆“三界” 融合做法全省推广;

◆自创区创建考核蝉联全市第一;

◆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培育对象;

◆落地中国基因药谷、温州光电产业中心等重量级创新平台;

◆摘得全市唯一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牌子;

◆率全省之先实施“揭榜挂帅”机制,获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育示范基地;

◆数字经济大厦营收破7亿元;

◆国家大学科技园产值连续四年实现翻番;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获省政府专项督查激励;

◆经开区综合实力进入全省20强;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5家、创历史新高;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市第一;

◆东经科技、凯迪仕、百珍堂分别获评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文旅消费、夜间经济培育、现代物流发展列入省级试点;

◆温州新天地、山根音乐艺术小村试营业;

◆新桥美食小镇等7个月光经济项目投用;

◆创成税收“亿元楼” 5幢;

◆全球商品贸易港带动全区进口额超59.9亿元、增长478.9%。

 大建大美 

◆南部新区完成城市设计、落地温州中学附中、启动140亿元综合开发项目;

◆中国龙舟运动中心赛道完工蓄水,奥体中心等配套全速推进;

◆高铁新城城市客厅、实验学校二期等配套建成,投用空中连廊、君廷大酒店等产业引领项目;

◆金蟾大道东延、龙霞路南延等26条道路建成通车;

◆新落地省“152” 工程项目3个、市“251” 工程项目8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

◆总投资526.02亿元的53个重大项目开工;

◆实施黄屿等8个村(区块)改造;

◆处置“批而未供” “供而未用”土地8191.48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316亩,做地2230亩、出让1335亩、出让金达136.5亿元,创历史新高。

 民生保障 

◆建成中小学(幼儿园)7所、托育机构20个,落地合作办学项目3个;

◆金蟾社区5、9组团等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

◆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蝉联全市第一;

◆泽雅创成国家级卫生镇、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

◆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分别下降30.8%、25%。


2021年,瓯海立下这些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

微信截图_20210223165807.jpg

着力构筑疫情常态化防控新体

◆抓好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人和高风险岗位重点人群管控;

◆扎实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流通管理;

◆强化重点区域和场所疫情防控;

◆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着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1.增强创新平台“支撑力”。

◆建成青科创业园二期,落地高科技项目3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2个以上,完成青科基金本地投资1亿元以上;全力推进中国基因药谷建设,确保启动区投用、西区完成地下工程、东区基本建成CDMO产业园;

◆浙大温州研究院新增产业化项目5个以上,实现产值倍增;华科大研究院入驻人才团队5个以上;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建成运营;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孵化规上(限上)企业5家以上,产值破35亿元;

◆加快布局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实验室,建成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制剂国家工程中心、生物医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试基地。


2.壮大创新经济“新引擎”。

◆数字经济以做大数字经济大厦为重点,确保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15亿元;

◆生命健康产业招引高端生命健康项目10个以上;

◆医疗器械总部园入驻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

◆建成投用温州光电产业中心,确保落地产业化项目4个以上;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0家、“规进高”企业40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投资额分别增长9%、10%,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7%以上。


3.扩容创新人才“蓄水池”。

◆引进博士35人、领军人才20人以上,每万名从业人员人才资源数达4300人,力争浙南人才大厦开工;

◆确保新增人才1万人,整体人才储量突破17万人;

◆新增高技能人才2000人。


4.升级创新创业“生态链”。

◆带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00项以上;

◆力争区内注册基金规模超百亿元;

◆确保新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家以上;

◆完成重大科技攻关(卡脖子)项目10个以上,财政投入科技经费、规上工业研发费各增长15%以上。

着力构筑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5.打造标志性现代产业链。

◆确保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均引育1-2家“链主型”企业,组织开展行业大小协同、整零对接活动10场以上;

◆确保工业供地500亩、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

◆新增机器人应用150台以上、“数字车间”“智能工厂”2个、智能化技改项目200个以上,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台/万人;

◆力争“单项冠军”实现零突破,新增“专精特新”培育企业170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3家、“小升规”企业100家以上,确保全年上市报会2家、科创板培育企业1家以上。


6.提升制造业平台能级。

◆确保新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以上;

◆整治低效工业项目300亩以上,清理空置、出租不规范厂房5万平方米,力争主导产业比重达80%以上;

◆确保新建小微园1个,创成数字化园区2个,新增入驻企业50家以上。


7.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

◆建成中央商务街、丽岙风情街等特色街区,投用塘河时光等5个月光经济项目;

◆建成投用多功能复合型会展中心,确保新增3A级物流企业3家、规上软件信息企业2家以上;

◆谋划泽雅山水游、茶山梦幻游、都市休闲游、塘河观光游四大特色旅游带,开工温州乐园冰雪世界项目,投用温州花城,促成塘河“园”艺术馆、博山艺术美术馆、东经纸品艺术博物馆开馆,确保文旅消费增长10%以上。


8.持续深化“两个健康”创建。

◆确保制造业贷款超15亿元;

◆确保为企业减负10亿元以上,兑现政策资金6.8亿元以上;

◆化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100个以上。


9.加快融入“双循环”格局。

◆布局一批“网上菜场”“网上超市”,探索“无人宾馆”“无人餐厅”等新消费业态,创成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城区;

◆确保落地省“152”工程项目3个、市“251”工程项目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总部项目6个,实现税收回归6亿元,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以上;

◆确保出口占全国市场份额1.1‰以上。


10.以数字化撬动各领域改革。

◆确保新增“一件事”联办事项50个、“智能秒办”事项50个以上;

◆力争实现一般工业项目“拿地之日就是开工之时”;

◆建成温州城市大脑瓯海分平台一期,推动涉公合同精密智控系统、金融瓯资通平台等14个场景率先接入运行;

◆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

着力实现综合能级新提升

11.举全区之力建设南部新区。

◆实施金竹、茶山等5个区块有机更新,全面启动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开工浙南汽车未来港;

◆全面启动科创小镇北村综合体建设;

◆开工白云山隧道、温州中学附中、南部新区实验小学等重大配套项目,确保新增常住人口2万人以上。


12.突出品质品味开发重点板块。

◆中心区加快君康健康产业中心、奥体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今汇路等10条亚运迎宾带,建成投用中国龙舟运动中心,打造国际化亚运新城;

◆高铁新城开工建设西站房工程,提速站西综合体交通枢纽中心等项目进度,确保集中投用PPP子项目15个以上;

◆西部生态新城谋划启动森林康养、生态工业等十大场景项目,加快龙溪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进度,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


13.坚持久久为功推进有机更新。

◆“清零”土地1500亩以上,做地1600亩,确保土地出让金150亿元以上;

◆完成“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3000亩、垦造耕地750亩;

◆精心实施119个“大建大美”项目,建成梧田老街首开区等市民体验工程;

◆完成方正组团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西山东路等4条道路综合整治,打通会昌路东延等断头路。


14.突出绣花功夫大抓精细管理。

◆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攻坚,试行街长管理制,实施空中管线、“金角银边”、交通治堵、设施维护等十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确保垃圾分类准确率达60%以上;

◆建成古榕春晓等亮点项目,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确保创成美丽道路100条、美丽河湖27条以上。


15.突出大干交通提升基础设施。

◆开工大连路东延等8条道路,提速104国道、瓯海大道西延三期等交通项目进度,确保广化南路南段等20条道路通车;

◆加快温瑞平原西片排涝、仙湖调蓄、瓯江引水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

◆打造5G应用场景10个以上。

着力构筑民生福祉增进新典范

16.打造未来教育品牌。

◆布局校园十景、定制课程等十大未来教育场景,全面推行教师开门办公、校长推门听课、学生作业面批等创新举措;

◆投用会昌小学、榕园学校等3所中小学,创成智慧校园实验校2所,中小学功能室达标学校覆盖率达100%;

◆确保完成650个教室空调加装;

◆全面深化与市教育局战略合作,着力打造一批名师、名校,确保中考成绩再上台阶;

◆大力支持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在瓯高校发展。


17.打造医疗康养品牌。

◆提速娄桥、泽雅卫生大楼建设,投用茶山卫生服务中心;

◆加快浙南公共卫生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

◆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

◆加快泰康之家·瓯园等高端医养项目建设。


18.构建文体生活示范。

◆建强用好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扶持反映瓯海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打响“绿文化”“琦君文化”“纸山文化”等品牌;

◆积极组织系列“最美”评选,抓好亚运龙舟赛事筹备;

◆加快中国寓言文学小镇等文化地标建设。


19.构筑社会保障支撑。

◆新增托育机构5个,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患龋齿率再下降1个百分点;

◆新增养老床位500张、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个;

◆开工东风村等安置项目15万平方米,交钥匙4500套以上;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2.8%以内;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着力建设宜居安全新家园

20.打好生态治理“提升战”。

◆推进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启动3条环山截洪沟建设;

◆严格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扬尘污染防治等举措;

◆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确保土壤安全利用率100%。


21.实施乡村振兴“组合拳”。

◆提速北林垟田园综合体等12个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建设,建成“琦君眷乡·塘河源头”“耕读书乡·奇秀仙岩”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40个、美丽田园示范点10个;

◆开展“瓯越鲜风”品牌拓市场行动;

◆确保全区村级集体经济规模达到8.7亿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


22.推进社会治理“协同化”。

◆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一联盟”机制,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构建“五治融合”共同体;

◆确保事故数、亡人数再下降;

◆提升对金融、舆情等各类风险隐患的处置能力。


打造现代政府

  忠诚依法干   “干”出法治政府新水平  

  整体智治干   “干”出治理能力新提升  

  争先高效干   “干”出比学赶超新境界  

  担当廉洁干   “干”出群众满意新作为  




编辑: 陈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