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文化  ->  文学  -> 正文

【瓯园】荣新路上的好“食”光

来源:瓯海新闻网  
2021年09月02日

  ■王乐天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九日近中午时分——一个酷热当头的时段,我走出区府大楼四楼劳动人事局干部科,怀揣一纸盖有红色印章的分配工作介绍信,到将军桥荣新路六号中国银行瓯海支行筹备处报到,并在此度过了五年多的青春时光,也使我从此完成了学生向金融从业者身份的转变。此时,离我迈出象牙塔的大门,已整整过去了四十多天。就这样,外贸经济专业的我阴差阳错的成为金融系统一员。两个月后,单位正式对外营业。

  在荣新路六号工作期间,食在这里成为最津津乐道的回忆。食堂是上班族不能承受之重,或者之轻。重或是轻则取决于有没有食堂。建行伊始,由于条件限制,单位租赁了当时区电影公司的场地作为自己的办公大楼,条件简陋,无法开设食堂。每顿午饭对我们而言都是一次选择困难症发作,因此午饭去哪里吃和吃什么,成为每一天的斯芬克斯之谜,也是同事们愁肠百结的头等大事。

  于是,大家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诸多同事费尽心机通过区府工作人员的关系到区府的食堂入伙。每天上午一下班,大家便一路有说有笑,三五成群自带食具往区府一涌而去,混在长长的队伍后面,去窗口排队买菜。可好景不长,虽然持有区府的饭票,但经常被食堂工作人员质疑。特别是晚餐,平时留食堂吃饭的人数少,我们这一茬年轻的游兵散勇就更容易露馅被戳穿,常常蒙受工作人员的歧视,不肯予以通融。长期以往,颇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区府食堂。搭伙不成,我们只得另起炉灶,转而在周边寻觅餐馆来解决。几年下来,我们不仅吃遍了区府附近的所有餐馆,还审时度势地向外发展。

  单位对面一家雅乐饭摊成了同事们的首选。餐馆不大,顶多五十平方米,紧凑地摆放着六套桌椅,每张桌子上放着筷桶和搪瓷调羹盒,并用墙隔出一侧约莫十平方米的厨房,旁边还有一个小储物间,标准的小本经营,该餐馆早于我们单位两年就在荣新路开始经营。曾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它成了我们单位的伙食团。伙食团的含义,一是每天固定在这里吃;二是吃了不付现钱,记帐后月底一次结清。当然,也有结不清的时候。老板通情达理,缓些时日再结,也没关系。老板长期在外经商,他很少干预餐馆的生意,大胆放手由妻女打理,儿子阿成则负责掌勺。阿成颠勺的声音和炒菜的味道一同传来,总让饥肠辘辘的食客们心神不安。

  虽然这家餐馆貌不惊人,却是区府这一带最为繁忙的,每天赚得盆丰钵满。它之所以名闻遐迩,完全缘于老板那位天生丽质的女儿阿莲。阿莲有着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虽学历不高,可追求者众。餐馆有这位“西施”坐镇,每天人来人往、食客盈门自然在情理之中,大多数食客甚至“呼朋引伴”来此,纯粹就是冲她而来。当然,她的存在增加了男人们去餐馆的频率,他们大多数是来一睹芳容,并期待侥幸获得美人的青睐。午餐是餐馆的黄金时段,不停地上客,阿莲常常脚不沾地,前前后后地忙碌着,在厨房与餐厅之间像车辐条一样往来穿梭:招呼客人、记录菜单、算钱结帐、收拾碗碟,擦拭桌子,显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阿莲虽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但她仍能在多重角色转换中驾轻就熟。印象中,当时待字闺中的阿莲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众多年轻人的目光,给她献殷勤的就在排队。面对诸多的追求者,她始终保持一副冷若冰霜、拒之千里的态度。可在餐馆后面边防支队工作的一位复退军人却后来居上,最终赢得了她的心,缔结了一段军民联姻情,结果令人始料未及。前几年路过时,餐馆依然开张着,但生意已显得平淡了许多。阿莲虽年过不惑,略显发福,仍风姿绰约,风韵犹存,岁月沙漏里流失的美依稀可辨。她见我亦热情寒暄,不由感叹岁月无情的流逝。

  除了上述这家餐馆外,另一家我们常去的是一位灵昆年轻人开的餐馆,店名已经无法回忆起来,尽管装璜简单,逼仄嘈杂,但饭菜地道,价格实惠,服务热情。这家餐馆能够在餐馆云集的区府一带占有一席之地,全凭它拾遗补缺面向底层、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店主阿丰形貌清瘦,但为人厚道,厨艺好却讷于言,给同事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灵昆以海鲜而闻名,几年后,他成功转型,在市区学院路开出第一家乐阁海鲜,凭借灵昆岛海鲜的牌子搞得风生水起,继而很快进入连锁经营阶段,海鲜楼每天人声熙攘,食客如云,并成为食在温州的一大品牌。

  自然,餐馆也有腻味的时候,吃多了,滋味自然也不过尔尔,外面的餐饭变得几乎与斋饭无异。当时,上班环境亦宽松,在领导的默许下,于是,同事们决定自行开伙,中餐的前景顿时又“柳暗花明”。办公室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地腾挪并清理了二楼尽头狭长的走廊里所有的杂物,很快的,一间粗陋的“厨房”赫然成型,这里便开始公然堆放着简易锅碗瓢盆、电饭锅及燃气灶。精于厨艺的同事们便纷纷轮番上阵,各拿各的特色菜,相互取长补短,纷纷展示厨艺:男同事锋的红烧螃蟹为其一绝,他所采用的菜式是烈火烹油之势,用料靡费,但味道一流。说着一口佶屈聱牙方言的泰顺籍女同事文的拿手好菜则是用60度的温水蒸鸡蛋羹,火候掌握总是恰如其分,可谓色香味俱全,是每日的保留节目,大家每每争相食之,一端上餐桌,令人胃口大开,很快被同事们风卷残云般地一扫而光,现在思之仍满口生津。

  与走廊仅有一门之隔的办公室里很快充斥着炒菜的锅铲声,并裹着阵阵饭菜香,升腾起世欲生活的烟火气,刺激着我们的食欲,逗得大家饥肠辘辘。开点一到,大家在一楼的营业大厅因陋就简,撑起可折叠的圆木桌,摊上透明桌布,就挤挤挨挨地寒酸围桌而坐。午饭沙龙的内容无所不有,率性而为,大家边吃边聊,聊得热火朝天,还往往争论得面红耳赤。可遗憾的是,这种“自力更生”式解决用膳方式持续不到一年,便无疾而终。

  一九九八年十月,单位搬迁至西山东路的新大楼,办公条件开始鸟枪换炮,焕然一新,从此结束了无食堂的历史,吃饭问题自然得以迎刃而解。如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可当年那一段在荣新路的好“食”光却一直深植于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

编辑: 陈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