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培养美的 带进好的 留下精的 ——博山美术馆,塘河上的文化桥梁

2021

11/09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近年来,瓯海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以文为魂、以商为基、以游为业,通过“民办政补、民藏政扶”的办馆模式,用“文化融入”,沿着温瑞塘河一带布局了7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这7家民办博物馆(艺术馆)就像串联镶嵌在塘河这条玉带上的闪耀珍珠,连同塘河边的骑楼、埠头、古桥梁相生相融,让温瑞塘河“母亲河”两岸更显水乡风情,成为集中反映塘河文化资源特色的展示阵地和交流窗口。

  其中,位于6号的博山美术馆,顺应文化温州建设大势,积极参与社会美育等公共文化建设中,致力于将全国学院派书画名家(温籍为主)引入温州,促进温州与全国各地艺术的交流,让“艺术乡贤”为家乡文化建设贡献智慧;致力于打造一座开放式艺术分享平台,为文艺精品创作、展示、交流提供空间和阵地,将温州传承的书画艺术零距离地展现给温州市民。

博山美术馆新馆是温瑞塘河民办博物馆群中一颗新的明珠 

  七年沉淀 落定塘河南岸

  博物馆、美术馆是一座城市文化展示交流的最佳空间,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所在。近年来,一间间民办美术馆在温州的城中悄然伫立。博山美术馆则早在2014年就率先成立,7年以来,坚持免费对外开放,累计举办各种主题展览、艺术沙龙、公益讲座100多场,共接待超过50万人次的温州艺术爱好者,方便了当地艺术爱好者对书画作品与当地杰出书画家的了解与接触,为车水马龙的街市带来一股艺术之风。七年的沉淀也让其在文艺圈内声名鹊起,成为民营美术馆的一个佼佼者。

  博山美术馆创办人、馆长王金祥爱好艺术品收藏二十余年,从收藏爱好者到美术馆馆长,再到如今建造一座美术馆,他用自己的经营思路和策略,为温州文化建设输出了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温度。沉浮商海的他坦言,开美术馆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温州书法清正典雅的书风深深地感染了他。“好的东西,应该被更多人看见。”他认为美术馆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象征,一家美术馆,不仅仅是展览,更是艺术知识的生产和普及的场所。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但在精神生活上,人们更需要体验。他说:“文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学习和积累,我的美术馆想要播撒下一粒文艺的种子,一方面做高品质的艺术展览,另一方面策划专业的艺术项目、文化研究和公共教育活动,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温州地域文化,与这个城市的美学、美育共同成长。”

“博约”新展布置中

  “扶持才有生机。”王金祥说,民营美术馆的持续良性发展,离不开好政策,这就好比种子离不开土壤。为促使民办博物馆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瓯海区“输血”“造血”双管齐下,结合沿河景观工程公园配套设施用房规划,为民办博物馆提供建馆用地及明确其30年使用年限,并在配套建设、审批、资金、税收、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政策扶持。“办美术馆不是只有情怀就行,在运营层面要考虑的事情很多,瓯海的做法很大地方便了办馆前期准备,同时又给了自主经营的空间,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这一政策让王金祥很快决定将美术馆新馆落在瓯海。他称赞瓯海塘河博物馆群的建设是创新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方式,在全国也是一个创举,它的建成将成为塘河文化的“金名片”。

  博山有约 共筑墨香温州

  将于近期举办的博山美术馆新馆首展名为“博约”,就是由四位温籍艺术家陈相锋、王客、王素柳、叶盛的作品共同呈现,内容涵盖了书法及山水、花鸟、人物画,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传统书画风貌。王金祥介绍,展名既有“博观与约取”之意,也是“博士之约”。

  “四位艺术家都是从温州出去的书画专业博士,现在也都在大学任教,我将他们的作品一起展示出来,也是‘博山’的一个约定。”他介绍,博山美术馆创办以来,主要展示文旅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西泠印社等全国各大艺术机构的名家书法、国画和篆刻作品。博山立足名家,携手新锐,在关注、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同时,亦注重对有潜力的温州青年艺术家的挖掘和扶持。

  将“温籍”与“学院派”结合起来是博山美术馆展品的一大特色。王金祥解释,一方面是希望博山美术馆成为温籍在外艺术家联络家乡的一个窗口和一座桥梁。近几年来,一直推动温籍在外艺术名家的回归工作,除了策展温籍艺术家专场展览,还多次邀请温籍名家陈忠康、戴家妙、王客等教授回温州做公益讲座,使当地观众更容易书画艺术的魅力,接受更好的审美教育,让“艺术乡贤”为家乡文化建设贡献智慧;另一方面是挖掘当代学院派年轻艺术家,提供艺术交流和学习的空间,让文化归乡。这与“博山”之名也有呼应:既是博采众长,又是“bornsun”,意即“新生的太阳”。“温州素有‘书法之乡’之称,出了不少书画名家,但新生代里叫得响的不多,文化也需要传宗接代,我们愿托起朝阳。”王金祥举例说,今年8月底,博山举办了“会心不远——梅筱鹿书法作品展”,这位80后温籍书法家一鸣惊人,获得圈内关注。谈及此事,王金祥是一脸兴奋,对美术馆的未来也充满自信,并透露明年还将做一系列温籍书画博士回归展览。

博山高研班邀请名家进行学术探讨

  民营美术馆发展任重道远。博山美术馆将更注重通过展览、艺术沙龙、博山名家大讲堂、高山景行高研班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承担起社会美育工作,发挥艺术与大众交流的桥梁作用,不遗余力地推进优秀艺术家、艺术机构、收藏家的三方联动。通过博山美术馆这个平台,王金祥还将利用多年来在艺术圈积累的资源,邀请全国艺术名家来温州,从观赏交流到学术研讨,从书法入门到各领域名师讲学,一步步深入,一点点完善,让温州学子得到近距离的教诲,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让人向善向美。同时,也将加深大众对温州艺术传承的了解,推动温州墨香城市建设,唤醒公众的审美意识与文化乡愁,让艺术之美滋养瓯越大地。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林颖达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陈奕如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