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戴眼镜的日子

2021

11/18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翁德汉

  记得村里有个比我大一点的人,从小眼睛就眯着,看东西很吃力。在我们眼里,这就是个奇怪的人,为此,他没少受歧视,家里人也不让念书。后来我近视了,才想到他就是天生近视而已,戴上眼镜,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可是幼小的他,去哪里弄眼镜呢?尽管后来,他也戴眼镜了,但时光毕竟不能倒转……

  小时候觉得眼镜很好玩,拿奶奶的远视镜戴起来,手能摸得着的地方都成远方了,走错一步都以为是深渊。这让小小的我感到很刺激,渴望自己将来也能戴上眼镜,显得有气魄。那时候也绝对不会想到,戴眼镜的日子,就是一段被折磨的时光。

  戴上眼镜,挺不方便的。儿子爱粘我,经常脸贴过来。我戴着眼镜,习惯性地推开他。他就哇哇大哭耍赖,我只能妥协。他往往没贴到我的脸,反而贴上眼镜了,镜片上留下了厚厚的一层痕迹,影响到眼珠的直射。要么积累多了再擦,要么马上用眼镜布擦干净。左手摘下眼镜,伸到嘴巴前,往镜片上呵一口气,右手拿着布擦了起来。戴上看一看,发现还没有干净,就再擦……

  每次买眼镜,店家都会送一块眼镜布。眼镜布小小的,卷起来就更小了,放包里?往往找不到了;放兜里?换洗衣服时,很容易丢失。到最后,眼镜还戴在鼻子上,布却不见了踪影。所以大部分人都用纸巾擦,随手拿来,方便极了。纸巾看上去软软的,其实也有尖锐的一面,长期擦,镜片慢慢不成镜了。两者都没有,也只能用布擦了。哪里来的布?身上衣服不都是布做的吗?后来,感觉如此下去实在不合适,对镜片伤害极大,于是到购物平台买了一包眼镜布,办公桌的抽屉里放一张,家里放一张,车子里也放一张……

  戴眼镜最遭难的日子在夏天。

  戴上眼镜,鼻子和耳朵都要接触。如果眼镜质量差一些,或者脸上肉“滋”一点,双太阳穴外也贴着镜框。如头上干燥,则相安无事。夏天,流汗是正常的事情。头上一有汗,就给镜架和接触部位的摩擦带来阻力,苦的是肉,直接影响到人的神经。有一副眼镜,长年累月戴着,金属的镜框都被我的脑袋磨成锋利的钝器了。那年夏天,这钝器不断地摩擦着我头上的肉,破了,结痂,然后再破。如此循环,脑袋上开出了两条小渠子。

  夏天在室外稍微干点活,大汗淋漓,双手没空,头转过去用肩膀上的衣服擦一把。可是戴着眼镜呢,擦到的就是它了。怎么办?若有人帮忙则还好。没有人帮忙,就只能熬着了,任汗水从脸上“唰唰”而下,有几道就是从眼镜上流淌的,一滴一滴下来,比下雨还难受。

  戴眼镜的人还有一个麻烦,就是去看3D电影。看这种电影,要戴上专门的眼镜,要不然就是模糊和重影的。我本来就戴眼镜,再在外面戴一副,鼻子一直在抗议,而且身体要倾斜着坐好,要不然就掉下来了。所以我近年来很少去看电影,除非很能吸引人,或者儿子拉着我去。那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感觉真不怎么好,好像屁股上生个什么东西,只想溜走。有种3D塑料镜片是贴眼镜上的,那感觉更不好了,我从来也没有用过,只想着能避免就避免吧。况且,国内电影也没几部能拿得出手的,看了也污眼睛……

  相比较而言,我所认识的一个人戴眼镜真是苦。

  他的眼睛度数非常高,据说达到了传说中的一千度,别人都说他的眼镜是酒瓶。近视镜的中部都是薄的,边缘是稍微厚点的,近视度数越高,对比度越明显,到极致,就和酒瓶的底部差不多了。他是离不开眼镜的,要不然真成瞎子了。有一次还居然去玩篮球,一不小心,眼镜掉地上了,他自己就是找不到,因为不戴眼镜的他看任何东西都是一片模糊。和他交往的人都知道这个事情,自然就帮他捡起来顺手戴上。晚上睡觉,他的眼镜必须放置在固定的地方,要不然就找不到了……

  前几天审稿时审到的一个稿件,说中国人每两三年都要换一副眼镜。按照这个频率,我戴眼镜二十几年,起码换过七八副了,其中有两副比较有意思。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量香港的电影进来,其中戴墨镜的镜头很多,而且设计得入味。像我这样的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正好经常看类似的电影,受影响不少。况且大街上,戴墨镜看着的确潇洒。有一天,就去眼镜店里问有没有近视墨镜了。那老板模样的人说现成的近视墨镜是没有的,要先把近视眼镜选下来,然后添墨制作成墨镜。我还真买了一副,戴起来感觉也挺好的。

  一次外出开车去杭州,需要开几百公里。路上明晃晃的太阳晃得人热,戴上这副眼镜正好可以遮阳。但是我忘记了在浙江省内开高速公路,隧道好像羊肉串上的羊肉,多得受不了。于是在隧道外,阳光被遮住了。进了隧道,乌黑一片了,我还得集中精神应付。如此一来,不断循环,连头也痛起来了,到下个休息区时,马上换了眼镜。后来,这副眼镜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

  尽管如此,我的墨镜梦还是未破,一次换眼镜时,遇到了店家推荐的变色眼镜,说在室外,或者遇到阳光就变色。这世界到处是变色之龙,和变色之虫,我戴上眼镜后,也可以随时变色了。而那几年,是我人生陷入困境而无法走出的一段时间,这副眼镜就一直陪伴着不断变色。镜架变弯,镜片模糊,却依然戴在我的鼻子上……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吴 远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陈奕如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