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聚焦  -> 正文

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看瞿溪街道埭头村如何带头

来源:瓯海新闻网  记者 林朝阳 陈明铭
2021年11月23日

  干净美丽的河岸游步道、宽敞气派的百姓舞台、整齐有序的标准厂房,与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相映成趣……迈步在埭头村,仿佛进入了一座现代化小镇。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其中瞿溪街道埭头村成功入选。伴着冬日暖阳,记者踏访位于瞿溪河北岸的埭头村,亲眼看看这里的发展变化。

俯瞰埭头村

  美丽环境带来满满幸福

  “白天赏水景,晚上看夜景。”村民金智善介绍说,瞿溪河绕村而过,算得上村里的母亲河,但过去河水脏臭不说,岸边也坑坑洼洼的,有的长草,有的种菜。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村两委协助街道部门对河道进行疏浚、沿河驳岸,修建了木栈道,进行了绿化美化,落实了专门保洁人员。“整治河岸的同时,把沿河道路也拓宽了,行车走人方便多了。”

  村文化礼堂也靠着河岸,这里是村民们活动的中心。埭头村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一个5000平方米集绿化、美化、亮化、表演舞台、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科普服务为一体的大小户外文化礼堂及广场,作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远教学习、欣赏表演的场所。“晚上这里有好几批广场舞,非常热闹。”金智善白天在村委会工作,晚上爱和家人去广场、河边闲逛消食。在埭头村,“变”出来的百姓景点远不止这几处。自2015年以来,在八仙岩山筹建领导小组努力下,共向民间筹资200多万元在八仙岩山上修建公园。公园内建有凉亭、曲桥、牌坊和长约2.5公里的游步道石阶,是村里的“精美微景点”。

  环境美不仅体现在硬设施,还需要软文化。走进埭头村文化礼堂,塘河文化馆、暖心家园、瓯悦学堂、德礼之家……每一层都有大文章,省五星级文化礼堂可谓名副其实。塘河文化馆里陈设民俗实物,墙上贴有文献资料,全方位地展示了塘河于埭头村及瞿溪的历史文化意义;瓯悦学堂以公共课程+点单课程的形式,推出涵盖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平安建设、实用技能、文明新风、文体艺术、日常知识等各类内容的公益课程活动;德礼之家内“星光灿烂”:学星、善星、艺星……以光荣榜样积极引导村民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埭头村还以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汇演和红色电影播发等活动,不断充实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四有新人”“文明家庭”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改造提升后的二产厂房

  村集体经济开花结果

  就在百姓舞台背后空地上,是另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瞿溪街道埭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建初介绍,这里是刚施工两个月的养老康养中心,也是今年该村村级共同富裕项目库中的重要一项。和很多村社一样,埭头村面临着老龄化问题,60周岁以上老人占30%,养老资源比较稀缺。康养项目占地1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将有300余张床位,在满足服务本村老人的同时,并带动片区内养老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集体经济搭上康养快车,既为候鸟老人解决养老难题,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村级集体经济想发展,寻找好的路子是关键,事实上,埭头村在做强村级产业的路上求索已久。

  近几年,埭头村充分发挥地处街道区域中心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确立了巩固提升二产,做大做强三产的发展思路,树立了“以房富村,以房养村”的理念。在“集体所有、村民参股、企业建设、期限使用”模式下,埭头村利用50亩可建7万多平方米的村级二产返回用地指标,以村级“零投入”完成总投资1.1亿元的二产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产业变强、资产变大、产区变美。“新的村二产厂房是原来的4倍,预计后期收益是原来的10倍,每年增收138万元。”杨建初笑着算了笔账,“10年后按照10%逐年递增,20年后厂房由村集体收回,预计后期年收入1500多万元”。同时,新厂房还能解决村内家庭模式和企业的生产空间问题,又切实解决家庭企业的散、乱、脏及安全生产等一系列问题。三产安置房建设是新的“增长极”,埭头村利用三产返回用地指标,建设了7幢多层公寓式安置住宅楼,全面解决了全村住房困难和2013年以后被征地农户的安置用房问题。去年,通过二转三置换方式,又新增了一幢三产安置房,解决了二产指标无法落地的历史遗留问题。该项目11月底完成竣工验收,预计将给村集体带来增收1000多万元。

瞿溪河沿岸游步道

  社会治理共治共享

  埭头村原为农村,村民大部分从事农业耕作。改革开放后,瞿溪成为温州制革业的原材料基地,随后至二十一世纪初,全村农田征用作工业用地,村民都从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从此农村变街巷,也带来了较户籍人口四倍之多的暂住人群。如何凝聚起本地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是埭头村社会治理的重点。杨建初说:“首先要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推进村居建设从‘干部干’向‘大家干’转变。”埭头村重点依托党员“红色细胞工程”,根据就近就熟原则结对联系服务15-25户群众,带领辖区群众做好环境保洁、宣传引导、知识普及和移风易俗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强化机制保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动员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做好村居建设。

  从不知道吃什么、咸菜配白饭到荤素搭配的“百家饭”,“暖心食堂”托起村里老人的幸福晚年。“我们为上了年纪,子女又不在身边的共计60多位老人准备爱心餐,一天两餐、每餐只收五块,暖胃也暖心。”杨建初说,食堂开办容易,运营却是个难题,暖心食堂的运行离不开志愿力量,“经常有志愿者来免费为老人服务”。村里在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结对共建文明”的形式,还邀请温州安防职业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到志愿服务站为村民进行志愿服务。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输入护航乡村振兴新鲜营养,埭头村把扎实推进乡村网格化管理、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作为“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着力从为群众的微距化、精细化服务着手,积极探索创新网格化管理服务基层治理模式,将服务管理的触角伸展到各家各户。该村以“四个平台”为抓手,建成村级综治工作中心,按照“1+2+3+X”框架模式,构建驻村干部、专职网格员、村干部、党员组成的横向到边服务网络、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充分发挥网格团队作用,做到网格覆盖率100%,人员配备率100%,入格轨迹100%,辖区平均每月警情始终保持在5起以下。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吴 远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陈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