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从自来水管做排球网架开始 任岩松中学排球队省冠之路

2021

12/28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赢了!赢了!冠军!”近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的排球馆里,任岩松中学师生紧紧相拥在一起,庆祝获得浙江省第十五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初中男子组第一名。欢呼的余音不止存在于现场,还传递到数百公里外观看直播的任岩松中学师生和心系学校排球发展的关注者。确实,正如任岩松中学校长陈锡桂所说:“我们农村学校取得这个成绩,是二十多年来厚积薄发的力量,太不容易了。”

省赛现场

  砂石地扑杀出血

  找赞助商资助比赛装备

  2002年,学校开始组建排球队时,既没有像样的运动场所,更谈不上体育馆,只有教学楼前的砂石空地。没有排球网架,寿远兴老师与当时主管田径队的吴海武老师用自来水管当作排球杆,用麻绳围成排球网,开始了学生们的第一堂训练课。寿远兴回忆道:“排球是竞技运动,训练扣杀时常会整个人扑在地上。而砂石地不像木板,一扑就出血,即使带好护具也不能完全避免,特别是女排队的孩子们常有擦伤。”

  2009年,在瓯海区体育局与教育局的支持下,任岩松中学被命名为区青少年排球训练基地,继而又被评为温州市排球特色学校和温州市排球人才后备基地。“从那以后我们有了专用的室内排球馆,木地板摔倒也没有那么痛,训练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寿远兴说。

  排球馆二楼围绕着场馆的走廊墙上,挂着二十余张泛绿的老照片,记录着近二十年来学校排球发展的纪念时刻。“这是2008年的时候,我们到温州市里比赛。”“这个短头发的女生叫林双,现在在北京林业大学念书,大学里也是排球队队员。”“最右边的这位女孩子现在当老师了,上次还来学校看我们。”两位教练不仅对当时的比赛情况仍有印象,更是对合照上的孩子们如数家珍。“那肯定都记得的,当时我们教出来的嘛。他们毕业后回母校,我们都加上微信常联系的。”吴海武说。

  其中一张合影,背后横幅上打着“温州法兰莉祝本届区中学生排球赛圆满成功”,颇有大型比赛赞助商的意味。吴海武笑着说:“这是我们从学校带过去拍照的。法兰莉制衣公司是当时支持任岩松排球队的赞助商,为孩子们准备比赛时穿的队服和专业运动鞋。”原来,除了日常训练的忙碌外,每逢大型赛事,由于资金缺乏,学校老师们还要考虑找谁赞助的难题。“这一场是我朋友赞助的,那一场是吴老师找来的。”寿远兴说,“他们都是丽岙当地企业,从不会要求在衣服上做印刷,给他们宣传。他们是打心眼里支持我们,觉得孩子练得苦,在能帮的地方就帮帮。”

  本次省赛,赞助商丁先生便是校长陈锡桂初中时的同班同学,为孩子们的出征保驾护航。“比赛一件球衣100多元,一双专业运动鞋300多元,装备也是一笔不小开销。”吴海武说。为感谢丁先生赞助,学校定制了一件比赛同款的“99”号球衣送给他,寓意与孩子们“久久陪伴”。“球衣到时候一定要快递给他的,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寿远兴说。

寿远兴老师与”99“号球衣

  当一个181遇上三个190

  看到更强大的对手

  由于疫情原因,本在上半年举行的浙江省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延迟到11月底举行,因而三名从任岩松中学升到高一的学生返回参加比赛。这其中,来自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的金献俊身高有181cm。“十六岁能够长到181cm,我们都以为很高了。没想到去了省赛才看到,杭州队有三名队员都是190cm以上。”寿远兴说。

  蓝白相间的球衣在赛场上飞腾,彰显的是青春洋溢的面貌。一场排球比赛固定6名选手,但任岩松中学一共去了12名学生。这其中不止主力队员,也有学校七年级的学生。“主要是想让他们见见世面,上场实战,明年就轮到他们当主力了。”主教练寿远兴说。三天内,任岩松中学排球队与湖州、杭州、绍兴、金华四个城市的队伍比了4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任岩松中学每场都是2:0获胜,稳稳拿下冠军。但并不是说,胜利是毫无悬念的。“其中最难打的是第二场的绍兴队,他们的实力在前期比赛中已经崭露头角,不容小觑。”助理教练吴海武说。双方比分咬得很紧,两局最终都是戏剧性的以25:21比分获胜。队员庄世浩说在比赛的过程中,校长带头喊加油让他备受鼓舞:“因为当时环境很陌生,也不像市里的比赛有认识的人给我们喊加油。一听到加油声先是惊讶,然后就是感动。”

  比赛采用直播形式,带动了场外观众的热潮。“我们周末训练休息的时候,带队老师会让我们在手机上看一会儿直播。”女排队员丁珈莹说。虽然女排队队员们常有去市里比赛,但是省里的比赛仍旧让她们觉得新鲜,“看到了更强大的对手”。

排球队荣誉墙

  近二十年沉淀

  排球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20年的风雨历程,现在任岩松中学小学部有排球社团,初中部有排球队,并在体育课里融入排球训练,形成校园排球特色品牌。在“双减”背景下,任岩松中学一直秉持“责立岩松 任当世界”的教育理念,将体育融进学校课后托管服务中,多元育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听闻任中排球队在省赛中获得冠军,我真心为任中感到高兴,也真心觉得自豪。”陈锡桂从堆满工作材料的桌面上,拿起一张卡通明信片念了起来。这是现在在瓯海中学就读高一的学生郑伊霞给母校写的一封信。她虽然不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但也深知学校排球特色一路来发展的历程。

  寿远兴由于左眼患有眼疾,视力不到0.1,看不清明信片上的字,边听边询问细节。他原先是一名数学老师,从小喜欢体育,提倡“用头脑去打球”。跑体校,找名师,将孩子们带到大学校园对练,实践后总结适合本校的经验……“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那就要比别人更勤奋。”寿远兴说。2007年温州市中学生排球联赛初中女子组第三名,2014年温州市少年儿童女子排球乙组第一名,2019年温州市少年儿童排球锦标赛男子甲组第一名……排球馆外,近百张荣誉牌匾挂满了墙,这些都是平日里周末无休、寒暑假也没有闲着的艰苦科学的训练换来的。

  “庄世浩,先跑五圈热身!”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寿远兴都会准时出现在排球场馆里等队员们来参加课后托管服务,进行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排球教学。文体活动结束后,学生还要回到教室上晚自习。而周末的时候,两位教练也没有闲着,周六8:30开始是“女排日”,周日是“男排日”,带着孩子们如此循环交替。“假期里有时候想让孩子们休息,他们还不肯,吵着要来学校排球馆训练,问我们场馆有没有开门。”寿远兴说,“大家都很自觉,如果变成了我们要催孩子们来,那排球队也没有组建的必要了。”丁珈莹是女排队队长,家离学校只有三、四公里,但是父母双休日都会抽出时间开车接送她来学校训练,一直从初一接送到了初三。“他们巴不得我多运动呢!”丁珈莹表示,爸爸妈妈并没有要求她一定要发展为体育特长生,只是和她说运动对身体好,当做一个兴趣爱好就可以了。“初一的时候我没有特别喜欢排球,但是和大家打着打着就渐渐喜欢上了,特别是喜欢排球里扣杀这个环节,觉得很爽。”她说。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吴 远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陈奕如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