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聚焦  -> 正文

爬梯、点灯、玩纸…… 看竹林里的手艺人大显身手

来源:瓯海新闻网  
2022年04月18日

  ■记者 张惠妍

  春日食笋,想起儿时山上的大片竹林。大人挖笋,小孩玩竹。摩挲白绒的表皮,敲敲空心的竹筒,撑着一根根竹竿走泥泞的山路,笋没找到几颗,竹子见了不少。竹子浑身是宝,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勤劳的手艺人将其制成竹篓、竹椅、竹筛等生活物件。而现在,家中的竹制品早已是二十多年前的老物件,换新时也有更小巧的现代工艺品替代,和竹子有关的记忆该去哪里寻找呢?

竹梯

  竹梯登高望远

  今年48岁的金忠敏在瞿溪街道做竹梯已经30多年了。近千根的毛竹垒在他家门口,竖着横着,横着的与弄堂平行,竖着的快窜上了他家门前三层楼高的杉树。他的工作间就在一楼向弄堂敞开着,几个操作台木桩,零碎的竹屑,散落的工具,竹梯子就是在这里变出来的。

  “外面的这些毛竹是去年年底收购来的。”金忠敏说。“冬天的毛竹水分少,做出来的梯子硬。现在春天竹子水分多,质地软,就不行了。”做一把竹梯,需要两根大毛竹当边,几把小毛竹做踏板。他家门前的毛竹看似长长直直的一根根直冲云霄,但凑近了看仍有歪了的竹节。梯子想要稳固牢靠,还需要经历一道火烧,将其烤直。一根十余米长的毛竹,少则两三处,多则七八处,每处要烤上二十多分钟,这也是做竹梯最费时的环节。做好的梯子边上,黑黢黢的便是火烧过的痕迹。

金忠敏家门口的竹子

  修理完梯子两侧的毛竹,金忠敏还需要将横杆和两侧的长杆连接起来。较细的毛竹去顶端切节,两头削尖,尖处打孔,以榫卯原理敲入大毛竹凿出的洞中。但这还不够牢固,铝合金的梯子用金属钉相连,而竹梯子也有自己专用的竹钉。一根10厘米长的竹钉从大毛竹中穿进,摸黑找到横杆预留的孔并穿出,相连,敲牢。除去前面的烧制,熟练的金忠敏半个小时就能锯、敲好一把梯子。

  “毛竹梯子比铝合金梯子牢靠,踏上去扎实。”我家便有这样一把竹梯。家中铝合金的梯子崭新如初,而竹梯脚下为了保护木板而包的破布,都已经褪色了。金忠敏家的竹梯分两种,短的叫“梯凳”,即人字形的梯子,最上端用两片木板相连,人可以坐在上面操作,家中换个灯泡,大扫除,给装修省了不少力。说起来简单,但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每爬高一节都是挑战。好不容易站在全新的高度看房间,尽收眼底,却颤颤巍巍地不敢坐在没有靠背的板凳上,不断地询问是否扶稳。还有一种长的叫“楼梯”,顾名思义是当作楼梯使用,旧时常见于连接阁楼,现在多用于工地施工上,高的可达10多米。采购商来到金忠敏这儿进货“楼梯”时,常是一卡车拉几百架。冬天囤一次货,金忠敏能慢慢做上大半年。随着家门口的竹堆渐渐减少,也是一年快要到头了的征兆,又可以进新的毛竹了。

  竹灯装点生活

  历代流传下来的竹子手艺活,不单制成了实用的生活工具,同样也装点着生活的情趣。竹丝灯以竹子细篾为架,早在唐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便有记载“永嘉土贡竹丝灯”,作为朝廷贡品的记载。在古时候,它是江南水乡必备的桥头照明用品之一。而随着电力的发达,灯笼更多出现于元宵灯会、古风雅集、门店装饰……一盏竹灯的出现,便可在屋檐下营造小范围的古朴氛围。


  区竹丝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耘对这一转变深有感触。“我生长在茶山一带,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基本上都会做竹丝灯,用作出行的照明工具。”金耘说。“而现在我编制竹丝灯,更多是为了展示和教学,把古老的手艺传承下来。”2011年,在区妇联的牵线搭桥下,金州集团出资12万元,在茶山泉川艺社成立温州竹丝灯笼传承基地。金耘是茶山泉川艺社党支部书记,原本并不会做竹丝灯的她,积极组织了社内10多名人员培训学习。次年,以“龙腾盛世,幸福温州”为主题的元宵灯会上,茶山泉川艺社学员们一起动手,制作展出100多盏各具特色的竹丝灯。后来,学校的大学生也加入了学习技艺的过程中。2021年,她带着彩灯来到各大展览,积极参与视频宣传。1000多年历史的温州竹丝灯笼技艺有了传承人,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文脉得以延续。

  编织竹丝灯对原材料的要求高,需要两年生左右的水竹,春夏砍伐最佳。“秋冬砍伐的水竹水分少,需要洒上水,用尼龙纸包起来泡一段时间才好用。”金耘说。水竹要想变成竹丝,要先历经一番“破蔑”。留下当中段劈成窄片,用特殊的刀具再将其两端打开,在金耘的手下,拇指宽的竹片竟破出了十几条细丝。随后的编织环节更考验着细心和耐心,一丝压一丝,在严谨的顺序下,竹丝由丝成面,由平面成立体,一层一层,灯笼骨架逐渐成型。“开头是最难的。”金耘说。“需要130多根竹丝同时打底,不能多也不能少,左右交叉地编。直到5厘米高后可以放入灯笼模具,才会好编一些。”做好后的竹丝灯上下一压,还可以变成薄薄一片,便于携带。

  然而,金耘对竹丝灯的应用前景并不乐观。当时刚学会编织竹丝灯的时候,就有学员问她:“这个编起来有什么用吗?”现在尼龙灯笼制作成本低,速度快,而制作一款竹丝灯耗时耗力,因为手工而成本也高。金耘和社员们掌握了这门技术,却不知道可以用在哪里。

  竹纸传递文化

  泽雅屏纸的当下发展也许可以给她们新的想法。泽雅具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屏纸是古代劳动者用竹子为原材料制造出的纸张。尽管当下泽雅屏纸在商品流通中少了,却通过文字影像的记录,研学活动的发展,文化精神的提炼等形式而鲜活起来。

  今年64岁的林志文是泽雅屏纸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去年年底,他与妻子周银钗合著的《泽雅造纸》一书的第四版本《泽雅屏纸》成书,记录造纸的历史与现状,探讨纸山文化价值。书中插图全由作者亲自拍摄,林志文说:“专业摄影师拍照时更注重艺术性,而我作为地道的泽雅人,纯粹从记录的角度出发,更多记录下纸农们造纸的动作。”筹备第一本出版到第四版发行历时十余年。这期间,他与妻子背着相机,实地寻访,真正将现实中的泽雅屏纸写到了书上,而不只局限于理论研究。“周末寻访时白天下乡,晚上在电脑前写稿。常睡着了又突然惊醒,想起什么需要补充,夜里一两点起来又补上几句。”林志文说。

古法造纸研学体验 杨爱青/摄

  纸农造纸主要经历16道工序,做料、腌刷、爊刷(煮料)、洗刷、捣刷、踏刷、淋刷、烹槽、捞纸……泽雅屏纸选用水竹为材,纸农们自栽自收,敬畏自然应天时,不乱砍滥伐。产出一张好的屏纸,从砍伐竹子开始,要经历过起码8个月以上的时间。其中,腌刷环节起码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让竹子充分浸泡透。如果浸泡时间缩短了,出来的纸张效果不好,杂质多,容易扯断。腌刷结束后,接下来的工序开始紧凑了起来,常是白天加黑夜的忙碌。旧时夜里分纸,为了省煤油,常是三家四户聚在一起共用一盏煤油灯,说说笑笑间将纸分好,一派和睦景象。

  《泽雅屏纸》第四版作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手册,可以在研学活动中当做教材来使用。泽雅四连碓造纸作坊保留着中国目前最原始、最古老、最完整的造纸技艺,当地开展的研学体验,不单单只是复刻造纸的流程,更是见证千年纸山文化。泽雅老家团队运营的研学一条街位于泽雅镇纸源村内,传统造纸展示馆与研学街交织融合,还原了古老的纸农生活场景。在研学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在装满纸绒的水槽中,浸入竹帘,捞取一层纸浆,体验古法捞纸的工序。除外,体验者们完全可以在泽雅逛上大半天,在造纸博物馆、龙溪艺术馆、琦君纪念馆等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走走停停,听讲解员生动讲解,不仅仅是带着一张薄薄的成品竹纸回家。竹纸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也是手艺人大显身手的一条新路径。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吴 远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马慧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