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一把手谈落实(21)坚持创新制胜 厚植发展动能 在科技强区建设新征途上奋发有为

2022

08/1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坚持创新制胜  厚植发展动能

在科技强区建设新征途上奋发有为

瓯海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余聪

  坚持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是科技部门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全区科技发展的排头兵,区科技局将坚定信心、接续奋斗,以再创省“科技创新鼎”为目标,锚定“第一方阵”持续跃升,坚定扛起创新赋能发展担当,精准对标对表区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以“集聚发展、创新制胜”为引领,找准科技创新在推动“两个先行”“全省第三极”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以实绩助力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新跃升。

中国数安港

  做强孵化链,打造新兴产业孵化育成体系。

  一方面是聚合优势构建孵化布局。紧扣产业高端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资源集聚优势,围绕“浙大研究院钙钛矿发光材料、华中院光电器件、温碳院钠离子储能、上大研究院骨材料、中国基因药谷生物医药、中国数安港数据智能”六大创新格局,构建“一廊一区五片区”整体布局,努力形成“孵化模式多元化、孵化领域特色化、服务能力专业化、孵化平台全覆盖”的新兴产业孵化体系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是整合资源促进协同发展。以“紧盯增量、优化存量、激活潜量、提升质量”为要求,“腾笼换鸟”整合盘活土地资源79万平方米,锚定“七个一”标准,打造一批聚焦新兴产业培育的孵化基地,加快健全孵化器全程跟踪培育机制,积极谋划政策保障机制,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大孵化集群体系,充分发挥大孵化器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引擎作用。

  升级产业链,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一方面是提升自主创新“硬实力”。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和企业研发体系提升工程,推动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升级、新产品开发、新项目攻关,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深化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与重大创新平台载体、顶尖人才团队组建创新联合体,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增强技术创新“话语权”。坚持创新引领,深度融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持续梳理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的“替代清单”。深入实施创新强工、科技强农攻坚行动,聚焦制造业强链补链,全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瓯海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

  激活创新链,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一方面是探索企业和院所合作共赢的创新联合模式。引导推动浙大研究院、上大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迭代升级,中国基因药谷、中国双碳科创港等平台资源集聚,加快拓展中电海康·温州光电产业创新联合体模式应用,加速走出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联动的产学研路径。另一方面是构建平台和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探索构筑“科创平台技术源头供给-企业技术转化应用-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建设”创新链条,龙头企业聚焦链路缺口,摸清市场需求,精准牵引科研院所研究方向、指导开展应用研究,实现上下游链路协同;科研院所聚焦技术攻关,贯通“核心技术-科技成果-市场应用”转化路径,畅通科研生产渠道,力争破解科研成果市场化瓶颈、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努力实现科创平台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反哺科创平台建设的良性循环。

  完善生态链,构筑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一方面是重塑科技成果转化运转机制。持续深化浙江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长三角构筑纵横联动的科创资源网络,重点打造以高校和高能级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及企业研发机构为多点的立体生态运转体系,形成一站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全闭环。另一方面是巩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创新推出“科创指数贷”“技术产权证券化”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强化项目孵化培育和成果转化落地金融支持。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基金体系,通过政府科创基金撬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迭代升级创新扶持办法,努力实现科技“精准加码”,高水平举办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大会,打响“来温州·创未来”服务品牌,全力激发全域创新创业热潮。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王进华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