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1/1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如果说对温州的秋天作一个诠释的话,我觉得是一点浓烈几划疏淡,犹如一位美术大师用浓烈粗大的笔墨点缀了几下,用淡弱的小尖笔疏疏几笔,一幅秋意就呈现了。因而,它的秋意就在于笔墨的浓淡深浅粗细而已。没有大起大落,即没有浓墨重彩的大起笔,强落笔大笔划,只有在精雕细刻之间,淡笔轻划之时,将淡雅、疏朗和精致的秋意反映了出来。
首先说天,我觉得是最淡的,淡淡的云,淡淡的风。月也是淡的,星也是稀的,稀疏清朗,爽气轻拂,因而一个留白,一支白笔就能一挥而就。关于气韵流动,彩云追月,秋雨乍泄,出现刹那的暴裂的镜像,也仅需一滴墨汁的晕开,点晴之处就已活灵活现,十分传神。
浓墨的那几笔,应是点触在红叶上。站在万象城的六楼遥看大罗山京山红叶,我总会想起额济纳的胡杨,它们形成的绚丽和金红,把红色做到了极致,如一条火龙咆哮着四蹄横飞从山脚盘旋而上。
我一直视红叶为温州最具秋意的代表,浓得令人热血沸腾,血脉偾张。一片飞起,无论飘向哪里,不会单是秋的信使,更是生命的光华,生命的绚烂,即使落下来,也是静美的,安祥的,不染尘埃的。
浓得让人叹为观止,顶礼膜拜,它会引起所有人的注目,所有人的喜爱。这燃烧着的生命,美到了极致,红到了绝顶。
而随着秋风,一片片红叶被吹起,飘在空中,落在地上,有时会因碰撞发出“唰啦啦”的响声。里面似乎有英雄骑着战马归来,有战士搭弓引箭,即使是佳人,款款而来之际,也是掣着剑的。这是雄壮,苍凉,威武,还有气势。
田野和平原的芳草萋萋,一样的青色不死,漫溯千里。所谓的苍茫、沧桑和萧条的荒原,所谓的壮观、干枯和原始的不毛之地,还有零乱、静穆和无人的荒野,那都是心中的定义,只要眼前一过这些场景的色彩,自然的绿意,就能迅速融化它们,化解它们,跟它们告别。这一直绿着青着,这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淡淡几笔,疏朗有致轻淡如风,几点带过,就是秋之色。
凝注的笔墨,该是停顿着轻点着,还会用气微微一哈而就,在整个秋季里是最为轻飘微扬的,如印章一般。东北部的瓯江、正东的东海、南部的飞云和贯中的塘河等,穿梭在街道、公路和建筑物,以及阡陌、山林和小村之间大大小小的河流的水,如今都在静凝着,如碾好的墨汁,安静地流淌,不皱起一点波纹,等待着画匠将它涂抹。似乎可以把它们都从地面上翻过来,即使成180度,也还是会保持原样,跟刚过去不久时的汹涌、澎湃、喷溅和快流,有时还会发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青年向中年过渡。
精致之笔,在八月的桂花和十月的菊花上,它们在雁荡山、楠溪江上的精雕细刻,工笔深入,草蛇伏线,在绿叶间翩然摇弋。往深里走的笔触,在樟里和湿地里圆润回笔,使桂花菊花温婉零落在水里浸着香。在玉苍山、大罗山再度一笔拓开,它们揭开面纱,不惧秋风之凉而展开盛世美颜。最后抬腕收笔,在城区各大公园点缀几下,零星的清香渗进千家万户的窗台,满城菊香桂香了。而莲花早已开败,只有枯枝败叶接着雨点,“嘀嘀嗒嗒”地响。梅还只有盘根错节的筋骨,在等着冬天霜雨的到来,它才能独自开出花来。
郁达夫说,故都的秋来得悲凉。说实在话,走遍温州,这悲凉悲怆之感,除了瓯江岸边、东海滩涂上,平阳半天山轻风吹起的芦苇,白色的花朵,在太阳光束里的摇荡,如团团白云,又如层导波浪,给我以年华缱绻岁月缠绵的悲凉。为了体验这悲凉,我不敢走进,我知道一走进来,手一触摸到它的绵软,丝般的柔顺,刚升上胸腔悲凉的感受,会被冲淡得烟消云散。
老舍说,济南的秋天是诗,而我想说,温州的秋天是朦胧诗,欲言又止,欲拒还迎,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的,让人捉摸不透,却又没有办法拒绝。
关于那些年月温州秋的收获之感藏在遥远的儿童时代。秋风掠过稻田,沉甸甸的金黄的稻穗在手指尖划过,有一丝丝的刺痛。谷子在空中飞扬,谷堆高高的,我们坐在旁边,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中午靠在稻杆堆上睡大觉,蚂蚁爬进鼻子里,痒痒的。
我们赤脚跑在田岸上,一枝一枝拔出毛豆,搬到家里,坐在门槛上慢慢地摘。想吃时,用清水一煮,熟后放在碗里。在夏夜的晚上,坐在院子里,一边剥着吃,一边赏着月。
如今的收获之感,似乎挖掉了肉心的柑橘,只剩下薄薄一层皮了。存在于永嘉古村落,看到人家院子里的柿子,红的像一个火球,但就是不掉下来。存在于三垟湿地里的稻谷园,机器轰鸣过后,几茬了无生命特征的稻杆在标志着这一片田地的功能。
还有禁渔期刚结束,南浦菜市场里蟹、虾和鱼在水里呆腻了,争先恐后地“捐躯”入网,一时琳琅满目,堆积如山,在各个摊位上蹿下跳着,不时发出“啪啪”的水声,加上摊主的介绍和叫卖吆喝,整个场地如开新年音乐会,各种声音都有,热闹非凡……
这该是用怎样的笔墨呢?写实的重笔,还是虚拟的轻笔?我不知道,只是在我的感知里,也需要这样一幅画面,落叶纷纷坠地,树枝上已经秃个精光,深黄的,淡黄的,把地上堆得满满。我轻轻走过,双手插在衣袋里,应是已穿了秋天的薄风衣,脚踩在叶子上,风轻轻吹起衣领和下摆,还有空中的落叶。
还有就是绵绵的秋雨时,也有些感受在里面,雨点虽凉,但也只是蹦在皮肤表面,如虫子咬一般停驻一会儿,很快就滑落了,不会如春雨那般粘人。天空总是很清亮的,干净爽朗,如雨在洗着天空一样。至于花草树木,经雨一沾湿,顿时荣光焕发,精神抖擞,显得更动楚楚动人,仪态万千。
此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想坐在塘河岸的一家茶室窗边看雨,看它淅淅沥沥,无论是落在水里,还是陆上,都能听到“啪啪”碎裂的声音。但它是持续不断的,一条绳线或一颗颗珠玉似的下来,落到下面的破了接着又落下来,欲断不断,欲接不接,恰似这样一种承接和破立之间,秋雨的晶亮和清爽,也体现得非常充分和到位。
此时的我,会想些什么呢?诗意的产生,忧伤的偷袭,总是有感触的,混在这雨里,不停地透过玻璃窗敲打着我的心房。
我也喜欢躺在泽雅龙溪民宿的床上,在半睡半醒之间听着雨,听它打着芭蕉叶子“噼里啪啦”的声音,想象着它在上面滚动或者碎开的样子,听它摔在青瓦片水花四溅开的“嘀嘀”声,听它落在池水中笃的声音,还有在石子路上滑开的“呼啦”声。此时我的心会很安静,什么也不想,遇上什么事也不需要起来,就专心听它,一直听到雨停为止。
这应是我最为喜欢的心目中的秋意。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吴 远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