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聚焦  -> 正文

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瓯” ——说“瓯海”之“瓯”

来源:瓯海新闻网  周胜春/文
2023年01月18日

  “瓯海”之名始于1981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在温州市郊区划出一块区域设立一个县,名为瓯海,系温州市唯一一个承继“瓯”名的县。1992年3月,瓯海名不变撤县设区,延续至今走过40余年的历程。关于“瓯”及“瓯”名,在公元前2000多年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迄今达4000余年,几乎跟中华民族文明出现的时间同步。

文物出土 蔡温瑞/摄

  

  “瓯海”名取自于《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山海经》成书于战国,传为夏禹、伯益所作,为最早记载温州和“瓯”之典籍。此处的“瓯”,据晋郭璞注:“今临海永宁县,即东瓯。”永宁县即瓯江附近今温州永嘉县、台州黄岩区一带。《山海经校注》称:“瓯即东瓯,即浙江省旧温州府地。”关于东瓯,《大平寰宇记·绝越书》记载:“东瓯,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前473年),越相范蠡所筑。”唐杜佑《通典》也说:“东瓯,春秋战国时并属越。”

  古代瓯的地理方位,根据《山海经》《逸周书》及《伊尹朝献》(《逸周书》中篇章)等记载,应在今浙南、闽北在内的东南临海一带。可见那时的瓯,是指地域和都城的概念,也即现在的温州一带。

  截至目前,写到“瓯”字较早的典籍也出现在《逸周书·王会解》:“东越海蛤、瓯人蝉蛇。”“姑妹珍、且瓯文蜃。”其义是指东越进贡海蛤,瓯人进贡鳝鱼,鳝鱼温顺,肉味鲜美,姑蔑古国的贡品是珍珠,且瓯贡品是带着纹的大蜃蛤。关于且瓯,孔晁注:“且瓯在越。”即“瓯”在越人中地处东部,即“东越瓯人”,简称“东瓯”。《逸周书》是一部史书,原名《周书》,成书时间约从西周、战国开始持续至汉期间,记载的内容达六百年间的历史事迹,里面有周文王、周武王和周灵王等王在位时的事。“王会解”是《逸周书》中的一篇,主要记载周朝第二位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成周举办的诸侯大会时的盛况,以及各方的进贡情况。这里的“瓯”是指部落、族群等。由此可见,温州一带自古就有部落居住,称为“瓯人”,也即我们最为远古的祖先。

  在比周更早一些的夏朝时,也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浙南一带就被称为“瓯”,孙怡让《温州建置沿革表引》中说:“(温州)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实一字也。”说温州夏朝称瓯,商朝称沤,西周称欧,“沤、欧”实为“瓯”字。宋代罗沁《路史·国名记》也说:“越沤或云即瓯人,沤、瓯、区并通”。“越沤”也即“瓯越”,《光绪永嘉县志》说:“沤、瓯并从区得声,古今相通。”我们的先祖从夏朝开始,就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悠游塘河水 陈明铭/摄

  瓯人的形象是怎样的,跟讲究服饰之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有何差别?《战国策》说:“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庄子逍遥游》也说:“越人断发文身。”说他们剪短发或披散着头发,身上纹上花纹,上衣前襟向左掩,按现代的说法是不良青年的衣着。《礼记·王制》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史记·赵世家》:“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瓯越之民也。”他们认为瓯人是未曾开化的民族。其实他们为何要剪短头发,《汉书·地理志》有记载:“以避蛟龙之害。”他们长期在海边生产生活,靠海吃海,如中原地区的人一样留着长发出海自是不便,那时海里的鱼蛇等生物个体庞大,往往需要激烈的搏斗对抗才能将其捕获。

  

  关于瓯越之名,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称:“瓯越,又称东瓯。本越族的一支,秦汉时分布今浙南部瓯江、灵江流域一带。西汉惠帝时其首领摇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都东瓯。后世因此用瓯越或东瓯为今浙江南部或温州市的别称。”而相关的史实也证明了瓯越、东瓯和温州是一体的。“瓯越”的称呼开始于战国时期,秦时,“自秦时弃弗属”(《史记》),即指秦朝对瓯越之地弃之不管。随后西汉时,这一带被称为“东瓯”,公元前192年,《史记东越列传》:“闽君摇功多……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可见驺摇被册封号为东海王,民间的叫法为东瓯王。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东海王摇,都于永嘉,故瓯越也。”《辞源》说:“瓯越,部族名,秦汉时分布在浙江省南部,因地濒瓯江,故名。也中乃越,为百越之一。”百越是指古代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可见此时越族人已经迁移进来和瓯人居住在一起了。

  西汉时,吴王刘濞造反,公元前138年,“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实行了全国性的大迁移,成立才54年的东瓯国自此消亡在历史的尘埃中。“东越地遂空”,这样就造成了大量闽地的居民迁移过来,后来东瓯和闽越之地并为东越,东越之名也由此而来。

  公元323年,东晋明帝在瓯越之地成立永嘉郡,100年后谢灵运贬至这里当太守,成就了他作为山水诗鼻祖的称号,其中有诗《邻里相送至方山》诗:“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这里的瓯越即指“永嘉郡”。

瓯剧 陈明铭/摄

  至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时,瓯越之地“虽隆冬而恒燠”,气候暖和,始称温州,唐高祖置东嘉州,明朝洪武年间设立温州府,至此关于“瓯、东瓯、永嘉”等在官方地方行政建制等用语中,渐渐被温州所取代。民国时期短暂出现“瓯海道”,一直到1981年“瓯海”正式出现。但在传播地域文明、建设当地文化和民间日常生产生活等过程中,源远流长的“瓯”的使用一直方兴未艾,广泛频繁,言必称瓯,它是刻在民族血液里面的。唐王勃在《腾王阁序》中说:“控蛮荆而引瓯越。”宋叶适《上西府书》“某瓯粤之鄙人”,即指瓯越,“越”与“粤”古意相通。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江南多事鬼,巫觋连瓯粤。”“瓯越”实乃越地之“瓯”。薛季宣《大榕赋》“越瓯而南,岭山东麓,有七闽之会焉”,越瓯即瓯越。

  三

  “瓯”发展成为一方地域的部落、族群,还有名称、文化,以及东瓯国地方番国、行政区划的过程,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提及,那就是水,水滋万物,诞生文明。唐《史记索隐》“瓯,水名”,孙诒让《永嘉郡记辑本·序》也称:“瓯维古国,因水著称。”国即东瓯国,水这里指楠溪江,“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不是瓯江。瓯江之名开始于明清,是指从发源于龙泉,奔流入东海的江。

  还有“瓯”也是一种器具,是这片土地称“瓯”的又一明证,也是他们的一种发明。“瓯”在《说文解字》中指“小盆也,从瓦。区声,乌候切”,“乌候切”是指读音(古音)。北宋语言学著作《广韵》中说:“瓦器。”明朝洪武年间官方韵书《洪武正韵》对“瓯”的解释为“今俗谓碗深者为瓯”,即民间通俗的说法,容量较大的个子较高的碗称为瓯。可见其是一种器具,而且有碗的功能。《淮南子·说林》“狗彘不择甂瓯而食,偷肥其体,而顾近其死”,“甂”指小瓦盆,也指瓯是小盆小瓮之类的器具。可见瓯的先民或因擅长制作陶器“瓯”而得名,部族名“瓯”又演变为地名,以及衍生出瓯的文化文明等智慧的结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瓯人”在这片瓯越山水之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不断积累聪明和智慧,发明了瓯窑、瓯绣和瓯剧等等,为人类、民族和国家贡献了文明,是灿烂的华夏文明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他们在东汉时期发明瓯窑,其规模在浙江省内仅次于越窑,明末清初产生的瓯剧,迄今在舞台上仍然生龙活虎,经久不衰,始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锦衣的瓯绣,系中国十大名绣之一。其他还有瓯塑、瓯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和产品。我们的祖先立足本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充分运用勤劳和智慧,建立了关于瓯的文明和瓯的文化,作出了关于瓯的贡献。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王进华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马慧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