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文化  ->  瓯园  -> 正文

难忘儿时养蚕岁月

来源:瓯海新闻网  王乐天
2023年04月10日

  前些日子,一篇《学校里的科学作业,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文章引起我的关注,文中提到如今的小学生科学作业,诸如养蝌蚪养蜗牛养蚕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令家长、孩子们应接不暇。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乡村经验的人,“养蚕”二字在我看来,却显得格外亲切,也仿佛把我的记忆迅速拉回到少年时代养蚕的那些美好往事中来。

   当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上小学以后,由于班里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养蚕,经常会有人从家里带来一张旧报纸,上面粘满密密麻麻的像油菜籽那样的“小不点”,这些黑乎乎的小粒就是蚕籽。出于好奇,我向同学讨要。同学见我饶有兴趣,便把报纸剪下一角送给我。我把它捂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带回家。几天后,这些黑色小粒的大部分就变成了蠕蠕爬动像小蚂蚁似的幼蚕,令我喜出望外。随着这一群幼蚕的到来,给我平时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于是,我就用毛笔将这些娇嫩的幼蚕小心翼翼地扫进一只长方形的火柴盒里,并在盒盖上戳了许多小孔,以便让幼蚕有足够的通气空间。刚开始,对于如何喂养这些可爱的幼蚕,让我简直无所适从。幸好父亲提醒我,这些新生的幼蚕需要用最嫩的桑芽喂养。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去野外的桑树上采摘鲜嫩的桑叶。蚕小的时候,不太好伺候,吃桑叶时,要把它们非常小心地一个个抖落在上面,如果手指稍一用力,幼蚕就可能被压扁。

   其实,蚕吃食物,非常优雅,也可以说是世间非常美好的饮食过程。新鲜的桑叶刚放进盒子,幼蚕就会沿着阔大的桑叶慢慢爬上去,像一个绅士在湖边散步,然后,在桑叶边缘一个适合入口的齿处,伸出嘴,温文尔雅地吃起来,先细嚼慢咽,再由一个小缺口逐渐地向里面啃出一大块地盘。当它们全爬上来时,整张桑叶已被啃得只剩下叶脉了。于是,偌大的房间就被“沙沙沙”的蚕食声音所填充着。幼蚕时常会一只只地昂起头,四处晃动,完全是一副没有吃饱的样子,这副乞食的模样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记忆。

   从此,我便成了蚕的专职“保姆”。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直奔房间,打开养蚕的盒子,看蚕有什么动静,看它是否已经吃完了桑叶,是否又长大了一点。

   为了不让幼蚕着凉,我还在盒子里特意垫上一层棉花。幼蚕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食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每隔一两天,我就得去采一次桑叶,回家后得一片片地用布把沾染在上面的雨水或灰尘擦掉再喂蚕。随着蚕一天天长大,养蚕的盒子从小到大,得更换好多次,到了最后,一个盛放青春宝口服液的大盒子只能养上几条成年蚕。那时,桑叶放进盒里要不了多久,就会被蚕吞噬一空。

   由于那个年代的孩子几乎都养蚕,村里并不多的桑树的叶子锐减,桑叶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以致于蚕出现“断粮”。为了摘到桑叶,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得绞尽脑汁,有时还得与伙伴们到老远的邻村去摘些新鲜桑叶来“救急”。而采摘桑叶很讲究时间,响午时分,烈日高悬,采摘的桑叶堆积在袋子里容易腐烂。清晨和薄暮时分,炽热的光线变得柔和,最适合去采桑叶。

   后来,为了满足我养蚕的愿望,父亲特意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了一棵桑树,从此再也不用发愁采不到桑叶了。对于这棵桑树,父亲很是爱护,教学之余,他常去打理,勤劳地锄草、松土、施肥,几年后,便迅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到了每年的五、六月,一个个饱满、红紫色的桑葚便缀满枝头,除了给蚕喂食桑叶外,全家还可以品尝到美味可口又颇有营养价值的桑葚。

   蚕生长得很快,从蚁蚕到蚕结茧直至变成蚕蛾一般只要四五十天,期间通常要经历四眠。蚕的每一次休眠都是重生,第三次蜕皮后,胃口大增,一天能啃食掉好几片桑叶,紧接着便处于多吃少动的状态,且整天抬头张望。最后,蚕身渐渐地透明发亮,就要开始吐丝作茧——“上山”了,这是一个神奇而伟大的时刻。由于在家饲养,大多数人家没有蚕龙(在养蚕专业户那里,蚕“上山”的工具叫“蚕龙”),因此,它们在盒子结茧就会显得异常艰难。

   而蚕从吐丝到结成茧的时间很短,傍晚时也许还能透过稀疏的丝网看到蚕在里面蠕动、不再进食的身影。因为蚕是天生的能工巧匠,往往第二天早上起来,已是一副完全脱胎换骨的样子,蚕茧已经一片雪白,一只只厚实、如单粒花生外壳状的椭圆形的蚕茧粘在盒子的一角,显得特别有趣可爱。但那时,我贪玩且没有耐心,好像从未真正看到过它们吐丝结茧的整个过程。但从结果来看,蚕吐丝完全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真可谓唐代名家李商隐笔下那句脍炙人口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了。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功课的日益加重,养蚕逐渐淡出我的视线,再也没有机会在业余时间去养蚕了。如今,每当我回想起儿时养蚕曾经所带来充实和快乐的那些悠远往事时,总是回味无穷。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种桑养蚕也慢慢地成为一种传统乡村牧歌式的记忆了。

责 编:翁德汉

监 审:王进华

总监审:周乐光


编辑: 马慧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