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专家学者来温觅迹溯源“南戏故里”

2023

11/23

来源

分享

  “董每戡是集写剧本、理论研究兼导演于一身的戏剧大家,为中国的戏曲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为“南戏故里”温州增添了光彩,值得我们去缅怀和纪念。”11月19日,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后的部分专家学者,专程到“南戏故里”温州觅迹溯源,并来到瓯海区潘桥街道横屿头村董每戡纪念馆参观、座谈研讨董每戡戏剧人生。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南戏故里”,更是孕育了众多的戏剧人才,其中董每戡就是一位著名的传奇式人物。“董每戡先生不但是一个有着国家级研究戏剧理论的专家,而且还是一位早年的革命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刘平,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专家陈迎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何玉人,河南省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李红艳等专家学者第一次参观了座落于横屿山上的董每戡纪念馆,并在董每戡的族弟董国宗一一介绍下,让大家进一步认识了一位为中国戏剧发展奉献毕生的“戏剧大家”,还进行研究交流与探讨。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本人对戏剧先驱者田汉的经历有所研究,但对董每戡的戏剧理论研究还只是有所了解,通过这次参观纪念馆,看到了相关资料有关书籍的介绍,自己深深地感受到董每戡的戏剧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愧为国家级的戏剧研究专家。希望加强对董每戡的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印制宣传小册子,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突出特色特点。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员赵建新说,董每戡戏曲理论在当时已经就有极高的造诣,他不但深挖戏曲理论根源,而且结合温州南戏的地方色彩,将其提高到为现实服务,而且把温州南戏推到了辉煌的高度。而他是集写剧本、理论研究兼导演于一身的戏剧大家,为中国的戏曲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国家文化旅游部科教司专家陈迎宪,充分肯定了南戏及温州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表达了对温州人崇高敬佩之情,希望政府文化部门加大关注与支持,并建议成立研究会,创办刊物,征集资料,定期召开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何玉人教授,认为通过对董每戡的了解,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温州的认识。他肯定了董每戡是先行者、思想家、戏剧家,他学贯中西,具有丰富的戏剧理论与实践经验。今后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董每戡,做好温州戏剧研究大文章。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教授李红艳说,温州南戏很值得研究,过去对董每戡研究不够,需要补的课很多。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建新,充分肯定温州的乡贤文化,认为董每戡纪念馆很有特色,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在细节上下功夫。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说,本人已不止一次来到董每戡纪念馆学习座谈,而此次都给我以新的启示,接下来要带领学院内部积极开展董每戡戏曲理论的深入研究,将董每戡戏曲理论研究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并结合研究温州南戏的发展,使其深入人心,为中国戏剧理论研究和温州南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浙江省求真社会研究院院长宋乐书和本土人文研究人士陈寿南、马必胜、冯强生、徐德寿、伊淑权等。大家相聚一堂,各抒己见,既高度评价董每戡的个人成就及历史贡献,又对加强董每戡研究及扩大宣传等提出真知灼见。希望政府能加大支持力度,齐心协力办好文化工程;政府加大宣传投入,成立董每戡研究会、印制宣传小册子等,加强对董每戡的研究。同时建议董每戡纪念馆与政府做好结合文章。

  之后,专家学者们又驱车前往南戏纪念馆与朱自清故居参观。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