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1/27
来源
分享
编者按:从“新城崛起”到“亚运新城”,近年瓯海区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浙报集团温州分社联合瓯海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瓯海走城记》栏目,约访各行业专家代表谈发展、聊展望,尽显瓯海城市新面貌。本期主题聚焦文旅。
一部东瓯史,半部在塘河。悠悠温瑞塘河,穿城而过,串联起温州历史文化脉络。如今,除了旧时光的回忆,塘河畔也多了不少网红打卡点,梧田老街、山根音乐艺术小村、青灯石刻博物馆等地,孕育出城市文化新风尚。
老街区有哪些新风景,城市街头文旅资源有哪些新发展,本期《瓯海走城记》前往探访。
位于温瑞塘河瓯海段的梧田老街,如今重现千年前的繁华盛景。过去这里是温州人熟悉的水上市集,规划团队在改造时借鉴温州传统民居特色,重现东瓯书院、水街水市等,引入各色商家、植入文化场景,在此热闹举办摩登音乐节、古风国潮婚礼节、“塘河再序”艺术展等,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浓厚氛围。
“在翻新老街的同时,充分尊重当地的历史人文基础,并且进行多元探索,注重品质和特色提升,保留了文化记忆,也让市民看到了更加新颖的丰富业态,让老地方‘活’起来。”温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陈中权评价道。
修新如旧、修旧如故,塘河畔有不少保留老街风貌的景观带。瓯海区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不少像梧田老街一样的塘河风貌成为瓯海新坐标。聚焦打造塘河百亿产业带和复兴千年塘河文化,瓯海围绕“城市塘河、生态塘河、旅游塘河、文化塘河”建设目标,打造塘河民办博物馆群,众多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一条集自然山水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塘河文化景观带”,进一步激发塘河文化消费潜力。
沿着塘河景观带,来到位于南白象街道的青灯石刻博物馆,周围博物馆群现在经常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这里常态化举办青灯市集,成为紧密民办博物馆群与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纽带。位于茶山街道的山根音乐艺术小村,是塘河畔第一个保留原貌、保护性开发的精品乡村。当地有百余座古建筑,在保留建筑特点的同时,引入音乐艺术、创业办公、设计联盟等新元素,也让年轻人接踵而至。
提升软硬件,引入新业态,古今并融让塘河街区有了新“活法”。瓯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近年来也通过项目立项、企业招商等方式,并出台相关政策为文旅产业提供补贴与支持,寻求用文化涵养城市、以文化提升经济,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融共进。
可以看到,塘河畔正变得热闹,如何长盛不衰,还需要打造文旅IP,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陈中权建议,文旅资源需要将传统和时尚有机结合,“在商业业态方面,受欢迎的老商户要尽力保留,新商户也要定期引入,为游客提供一定的新鲜感;在风格定位方面,可以围绕当地历史人文进行布局,突出创意性、独特性,避免千篇一律。”他也表示,需要通过现代思维、创新方法营造塘河沿线传统节日、非遗文化氛围,与三垟湿地、大罗山风景区等有机结合,连片打造景观带。
塘河沿线风景提升,不仅丰富市民生活,也让城市文化品味提升。不久前,好消息传来,瓯海区成为全市唯一设区市,进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公示名单。去年,瓯海区跻身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3-2025年)扶持对象名单,并一举创成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4A级景区城。瓯海整合优质文旅资源,营造创新创意浓厚氛围,持续挖掘文旅消费的潜在能量,也吸引人来此创业就业。
瑰丽的风景、厚重的文化,让更多人对瓯海城市发展满怀期待。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