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1/24
来源
分享
编者按:在瓯海区,活跃着这样一群政协委员,他们锐意进取,立岗位、勇担当;他们深入基层,察民情、汇民愿;他们深入实践,建诤言、献良策。他们为民生福祉代言,为城市发展献策,为政协事业添彩。为展示区政协委员风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政协推出“委员风采”专栏,刊发部分优秀政协委员风采事迹,激励全区上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瓯海篇章。
叶志前,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副院长、特聘研究员。瓯海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技术应用专委会常务委员;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推动医学信息技术产业化
长期专注从事医学信息处理研究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的叶志前,曾主持国家创新基金“医学全景显微与协同诊断系统”、省重大项目“城乡资源共享电子病历与远程诊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麻醉深度多维信息提取与融合”等多个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著作4本、发明专利12项,曾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青年科技奖、浙江省青少年英才一等奖(青年组)。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承担与地方产业重大需求的科技攻关任务,为科技兴国做出应有的贡献。鉴于叶志前的科技产业化实践经验和能力,2021年初,他就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研究院产业化和生命健康创新创业中心工作,由此开启他从个体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迈向了平台性创新创业。
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是由浙江大学与温州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高能级平台,肩负着以浙大人才、科技成果助力地方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化驱动技术加速迭代创新反哺学科建设发展的使命。多年的实践让叶志前具有丰富的生命健康领域成果产业化经验,他认识到,只有抓住了创新科技的产业化,才能抓住发展之本,不能实现技术产业化就难以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牵头负责研究院产业化工作,叶志前建立了研究院内部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打通浙大及校友、政府、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之间互动的“任督二脉”。在他的领导下,研究院获得建行58亿元的信贷授信,多个孵化项目完成融资,其中代表性的温州锌时代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仅半年时间,估值3亿元,获得融资4500万元。
叶志前在“系列特征提取与系统建模方法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成果转化”,负责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架构,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引进海外人才加强技术攻关,建立ISO9001、YY/T0287认证体系,严格把控需求分析、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全过程。通过两个专长技术与企业联合创新创业,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短短几年里成功实现2家初创公司——浙江格林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卓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快速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社会经济价值。
叶志前介绍,他的技术专长在医学信息处理,经过10多年的联合创新创业、5年上市公司新产品副总裁的历练和参加EMBA的进修,对科技创新、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2021年初受学校选派担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副院长,负责产业化和生命健康创新创业中心创建,温研院是新型研发机构,是产学研聚合创新的高能级平台,如何进行平台级创新与产业化,给出“浙大方案”,对自己是一个巨大挑战。
政协提案擘画产业新蓝图
2022年1月19日,叶志前成为瓯海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他表示,有幸当选政协委员,这份殊荣既是个人荣誉,也是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的集体荣誉,他将积极参政议政,怀着感恩之心,更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忘初心,服务大众。
作为科研人员,叶志前在政协工作中主动扛起科技创新的表率,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加速浙大系科技成果在温州落地转化。在生命健康领域培育了4家科技创业企业:金检科技(医学人工智能)、必顾科技(智慧医养解决方案)、含章科技(睡眠监测与调控)、小恩科技(家庭医养穿戴仪器);积极服务地方企业,以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其中与本地龙头企业欧威科技横向合作项目获批2022年温州市“揭榜挂帅全球引才”项目立项。2022年,“基于多模态组学数据的胰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获批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支持,“温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软课题获批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立项。
叶志前说,新材料产业既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2022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温州要建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国内重要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在温州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当下,温州近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新材料产业革新,已拥有青山控股、华峰、正威电子、宏丰等代表性龙头企业,但温州新材料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层次不高、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较为分散。就此,叶志前提议用好“院士”名片,集聚资源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叶志前建议瓯海区委、区政府可借温州发展新材料契机和“叶志镇院士”这张名片,集聚资源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一是发挥院士领衔编制新材料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建议院士领衔与相关部门共同编制《瓯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3》,明确未来10年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一揽子支持瓯海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产业、人才、税收等优惠政策。二是发挥院士号召集聚一批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院士的人才吸引号召力,围绕新材料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引进一批院士、国内外顶尖人才、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实施博士集聚行动,大力培育、引进新材料领域博士、博士后,加强新材料领域工匠培育,面向产业需求,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材料+”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发挥院士引领助力打造温州大罗山中国材谷。以半导体材料、功能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为重点方向,建设新材料大楼和新材料科创园,在创新方面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支撑重大产品研发,形成一批领跑全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成果,在产业化方面培育多家上市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一定的集群,在资本方面形成政府与央企等大型企业共同投入建设经费、产业基金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资本格局。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