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高手在民间,生活在民间品读老木匠的方圆生活

2024

04/22

来源

分享

  时隔四年重新启幕的“瞿溪二月初一”过去有一些时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会市中让人留恋,也尽显农村风情的,无疑是村民自发形成的民间农具市集。铁器农耕,竹编生活,木质家具,这一次,让我们走进木匠世界,找到散落在民间的手艺人,看他们是如何靠手艺为生,又靠手艺生花。

二月初一农具市集(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圆木里的坚持

  圆木老司胡绍先今年83岁了,依旧每天坐在堂前,佝着腰一刨一敲不尽繁琐,纯手工日产三到四个松糕甑。周边邻居路过,总会用方言感慨一句“真厉害,还能挣”。这时,胡绍先的妻子便会笑着邀请进来坐坐。

  这间八仙岩路上的住房宽敞明亮,楼上住人,楼下开店。店里有一整面的木工墙,摆了上百种工具。房子1987年建的,这面墙也是1987年落成的。上面挂的工具每种类型都有好几件,分门别类摆得整整齐齐,十多个看起来一样的小刨子里不常用的落了点灰,常用的则被磨得光亮。这些工具现在是被用来造松糕甑、饭甑和锅盖的(注:甑zèng是底部有小孔的煮饭工具)。店里每样都还堆着十来件成品。“这些都是“二月初一”卖剩下的,不多了。”胡绍先说。

  原来,二月初一会市期间,他们在瞿溪岩门角设摊,卖了三万多元的货物,其中销量最好的是松糕甑,卖出了上百个。松糕甑的直径从12公分到24公分不等。“18公分尺寸的人买得最多,以家用为主。也有买12公分的小松糕甑,给孩子当玩具的。”胡绍先表示,顾客款式选购也有讲究,当地人偏好于正八边形,而龙湾一带的人以采购梅花型为主。款式不同,工艺不同,尤其是梅花状,内部的弧形要用小刨子一点点磨平。

刨平木板

  店里日常经营也是订单不断。“你去车站那里骑人力车的车夫问一圈,说瞿溪这里做圆木的,他们马上会把你载到我这里来。”胡绍先骄傲地说,“车站那一带饭店用的饭甑,基本都是从我这买的。”而当地街上开了20年的永和豆浆的老板也会打电话给他,一次就要十几个饭甑。店家买饭甑用来做炊饭,个人采购可以用来烧制老酒时蒸糯米用。一年如果只是做酒拿出来用一次,好的饭甑能放上二十多年都不坏。

  松糕甑、饭甑和锅盖这三样广受欢迎,并不代表胡绍先只会做这三样。事实上,半个世纪前,在没有塑料制品的年代,圆木制品的款式更丰富。旧时温州人家嫁女儿,无论家境如何都要备一套“圆木家生”做嫁妆:鹅兜、果盆、拗兜、米桶、斗、米升、挈盒、茶盘……胡绍先回忆道,圆木嫁妆一套有30多样,一单就够他一个人做上半个多月。

胡绍先在工作中

  当时做木工是个热门活,胡绍先20岁左右开始拜师学艺,出师后要给师傅500到1000元学费,挑上肉、面、鱼等谢师。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做木匠的一天工资才2块5毛。自立门户,结婚生子,胡绍先后来带出了20多个徒弟,但渐渐地也几乎只有他一个人在坚持做木匠了,日子也就随着家门口的河流一样慢悠悠地流着。

  方木外的拓展

  而居住一河之隔的方木师傅胡群利的工作场景,却是另一番画面。少了些家庭手工作坊式的风情体验,多了些个人工作室的创新探索。胡群利是市级车銮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他租下当地沈氏宗祠,分为工作间、仓库区和展示台。木头原料的摆放看似随性,但别小瞧这些,它们已是这座宗祠的老住户了。因为采购后要存放些时日风干些年岁后才能使用,久的放了10多年,短的也有2、3年了。“本地找不到这么多的木头种类,这些都是我走南闯北在结交的朋友手中收购下来的。”胡群利回忆道,他的这门营生,手上的技术是基础,嘴上的会说帮他打开了订单大门。

胡利群介绍展品

  18岁开始拜师学艺,随后当过会计,做过生意,在35岁时重拾起了木匠的手艺,瞿溪待一年,新桥待一年,在上海也开了几年店。走过东阳、厦门等地的多项木工手艺人展览,结交了不少朋友。20多年前,他回到瞿溪,租下宗祠,专心在家乡开展木匠生意,如今已经67岁了。回来的他不愁吃穿,儿子也说打包票有赚头的话就保个租金,生活方面可以支持。于是除了陆续接朋友、老客的单子,这些年胡群利心无旁骛地弄他感兴趣的研发创作,用方木的手法做些圆木的小玩意儿。

  他在东阳的时候买了两本书,如获珍宝。一本是《明清家具图集》,一本是《中国瓷器选》,都有厚厚的上百页。“这些我都会做。”胡群利自豪地说,哪怕这是展示用书,上面没有尺寸数据,但是他却能够根据里面拍摄的照片或三视图,将产品复刻出来。展示厅里,摆放着大大小小几十样复刻或创新的木工产品。有荷叶状盖子的壶、带盖和托的茶碗、旧时防偷盗的谷印……“你看,我这个做的碗,是不是和书上一模一样?”他拿起花瓣状的碗,一闻还有一股木头清香。低头看书上简介,照片下写着宋代定窑酱釉花口碗。

  “这些都是我做方木时顺带做做的圆木。”胡群利介绍道,做方木的他为邻居定制书法桌,制作过大门,圆木的活他也用方木的方法做,接了不少,譬如现在手头接了10多个端午时龙舟竞渡中要用的大鼓。

  方圆间的规矩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木匠的方圆,藏在日复一日的人生信条里。

  胡群利介绍说,木匠的活分为大木、方木、圆木三种,分别为造房子、造家具和造器具。随着时代发展,大木在瞿溪难寻踪迹,而家具、器具受塑料制品冲击,不少成了过往记忆,以某种特别的方式留存。

  在胡利群的工作室里,创新微缩模型是一种留住记忆的方式。他制作了一套微缩版的温州本地女儿出嫁的嫁妆,每件10厘米左右,可以在手上把玩,尽显小巧可爱。刚做好不久,其中一套就被同为非遗传承人的朋友要了去,点赞其有收藏价值,可以参加展览。

  而在胡绍先的营生里,小辈的支持是宣传技艺的方式。会市期间,胡绍先的外孙女与外公制作的木制品合影,拍下了她眼中的外公外婆与热情的会市顾客,发上了网,吸引了不少人点赞、留言咨询。近期,她准备再去趟外公家,用相机认认真真记录下外公工作的模样。

  留住记忆的同时也值得思索未来。“如果有人真心想要学习拜师,我把祠堂里的木头工具全送他了也行。”拾到两本书便如获珍宝的胡利群,如果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能否让这些家具、器具不只是摆放在民俗馆里的古董,而在现实中熠熠生辉?

  又是什么,让进入耄耋之年的胡绍先,还甘愿每天与锤子刨子为伍,用双手一凿一敲出生活?胡绍先年纪大了,偶尔做工时需要戴上眼镜,早先用铅笔标的切割线,也代替为了更醒目的黑色勾线笔。坚持纯手工制作的他,每日坐在堂前坐在小板凳上,双手反复向前推着刨子,木花随着移动翻卷诞生,木板也随之变得光滑。“做做这些,过过日子,时间也过得很快。”胡绍先说。话虽如此,仿佛他们一直在这里做木工一样。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