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2/24
来源
区政协
分享
2月23日下午,新闻文艺和无党派人士组委员和列席人员围绕王振勇书记的重要讲话、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内容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金平参加了该组讨论。
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黄松光委员建议,把“数字政协”建设写入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并作为2021年数字化改革的重点工作落实,以数字化改革打通政协履职链条,打造融履职、服务、管理、互动、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上下贯通平台;陈婵娟委员建议,一是树立“数字政府平台”理念,强化多业务协同创新和数据共享应用;二是强化应用场景设计,不断细分服务场景和服务内容;三是深化“互联网+协同办公”改革,着力破解信息壁垒;廖海珍委员建议,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通过数字化赋能转型,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在公园建设方面,何芳委员建议,一是制定公园管护细则;二是建立全面监管体系;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群众珍爱公园、文明护园的良好氛围。郑温如委员建议,市民公园建设要严把设计关,增加网红打卡点,坚持以“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建设理念,打造布局合理、内容丰富、景观协调的优质城市公园。贾晓静委员建议加强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制订公园配套设施标准,并按标准建齐管理服务用房。同时预留商业活动场地,重视空间利用,完善竖向设计,因地制宜通过架空等形式增设服务用房。
在文化建设方面,史从忠委员建议加大对我区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林伟昭委员、列席人员谢微东指出,要以亚运项目落地为重要契机,加强宣传亚运龙舟文化,提升瓯海文化品位。林伟昭委员建议深度挖掘瓯海历史文化底蕴,建立“一村一个历史档案”,提高文化影响力。列席人员谢微东指出,要加强瓯海区文化名人宣传。
周乐光委员建议,一是区政协要加大对美丽瓯海全域行动的民主监督,发挥好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和人才集聚优势;二是区政府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新型适老化工作,通过改造家庭与社区的环境、设施以及配备器具,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
黄松光委员建议把崇尚学习作为委员履职必修品德,把党史教育作为党员委员的首要学习任务,继续抓好培训教育,努力做到届内全体委员至少参加一次培训。他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政协委员履职考核办法,细化计分规则,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也可借鉴市政协履职优秀通报制度。
杨爱青委员指出,鉴于目前泽雅游客量大,而交通线路又较为单一的问题,建议泽雅卫生院建成后,在该处设120急救车联系点,以便快速应对突发情况。
沈鹏飞委员建议,一是争取龙舟运动常态化开展,做好后亚运时代新篇章,大力支持龙舟竞赛,引导企业和民间社会力量参与,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启动景山小学北面将军村联建房景山组团拆迁计划,并纳入教育用地项目;三是我区疗休养招投标门槛高,不利于本土旅行社发展,建议区委区政府重视本区旅行社发展。
张金成委员建议,充分发挥塘河特色文化IP优势,将塘河沿线各类景点以及相关场馆串成一条线来打造,让亚运会来宾有机会通过水上线路进一步了解瓯海文化,观赏瓯海靓丽风貌。
邵丽娟、金红委员、列席人员戴洪龙指出,新建的全装修住宅存在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政策,督促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屋装修领域的施工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落实好质量主体责任,并建立完善相关通报奖罚制度、企业黑名单等信用机制。
陈婵娟委员指出,教育部门要对当下普遍存在的家长代批作业、作业微信打卡等现象加强监督。
张晓委员认为,在数字“三农”发展的大框架下,要加强顶层设计,帮助推动数字农业工厂创建、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和农产品可追溯应用推广,加快形成“一库全息、一码全程、功能一平台”的数字乡村建设大格局,加快解决农村物联网、遥感、区块链等“三农”新基建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朱盛委员指出,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没有提及高度提炼的瓯海人精神,建议总结归纳瓯海人精神内涵并大力发扬。
王晓明委员认为,当前瓯海工业区改造、拆迁建设关乎全区经济发展。“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政策集成,优化要素配置,做大企业主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姜冰冰委员建议,一是美丽田园综合体设计应根据当地需要予以部分商业支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做好后续打理;二是修建整治通往白云山的上山道路,做好山上景观美化提升,并设置沿路标志;三是制作导游教科书,充分挖掘景区风土人情,并严格开展导游从业考核;四是建设一条东连瓯海大道、西联青田的瓯青公路,增强交通便利性,促进两地交流。
郑温如委员建议,一是国有企业要参与混改公司治理各环节,对混改公司实施绩效考核,做好监督工作;二是加强对小区业委会的监管和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开展“支部建在小区上”的基层治理新探索,并建立对业委会“不作为、乱作为”的监督处罚机制。
贾晓静委员建议,借助亚运龙舟赛事举办契机,着力开展城市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合理利用中央护栏及绿化带进行道路美化,定期开展道路清洗,清除绿化带内杂乱广告,并留好公益广告位、公共艺术品位置。
蒋玲玉委员建议,要把学习贯彻落实《民法典》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助力提升瓯海区营商环境。
金红委员建议,一是出台关于关心老年人数字化生活辅助办法;二是打造会昌河“夜”文章,比如引入社会民间资本,依托河岸建设璀璨喷泉等,形成会昌河畔“不夜”的景观氛围,为温州夜文化增添品牌。
胡俊委员建议,一是打造高质量夜市示范街,聚焦餐饮、购物、娱乐休闲、健身、培训等一体化功能,结合各种节日开展美食评比、美食嘉年华等主题活动,提升街区档次与知名度;二是招引温州知名餐饮酒店入驻,提升配套设施;三是融合特色传统文化,发展多元化“月光经济”;四是继续推进瓯海特色伴手礼开发。
黄冠军委员建议,一是充分挖掘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的音乐艺术元素;二是在瓯海中心区建一个音乐厅;三是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建区合唱团,提升瓯海文化形象。
廖海珍委员建议,引进更多优质的第三方企业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对接政府政策、法律、财务、人力服务等方面内容,优化现代企业管理服务。
列席人员仰耀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关爱力度;二是加大全区旅游景区的建设力度;三是政协要加强民主监督,推动创建委员工作室。
列席人员戴洪龙建议尽早启动梧田大堡底、霞王村拆迁,积极推进塘河沿线建设。
列席人员林建平建议,一是加大工业供地和小微园建设,尤其是关注规上企业供地;二是加快构建经济“双循环”格局;三是提速推进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实现泽雅全域美丽目标。
周金平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的发言,并就一些具体建议同与会人员作了深入交流。他指出,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他强调,一要充分挖掘瓯海地域文化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彰显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元素;二要打造文化标识,擦亮瓯海文化十张“金名片”;三要推动资源整合,抓住亚运机遇,创新实施“文化+”行动;四是强化要素保障,集聚文化人才、建设资金,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 王建旺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