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打糖友

2025-04-17 郑育友

2025

来源

分享

  “兑糖儿哎,兑糖儿哎……麦芽糖,三年陈麦芽,四年陈冰糖,吃口香转口凉,阿娒吃底勿赖娘,后生儿吃底锄头背出垟,阿公吃底胡须捋捋长,阿婆吃底言勿长,阿嫂阿嬷吃底勿论场……”这是民间“兑糖儿”童谣,每当乡亲唱起这首老童谣时,都会勾起我对当年兑糖客——打糖友的回忆。

  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晓得他的绰号叫“打糖友”。因打糖友制出来的麦芽糖特别香甜,所以老街上的娒儿最喜欢吃他的麦芽糖。

  孩子们只要一听到打糖友手里的小铁锤敲打着打糖刀,发出“叮叮当”清脆又尖锐的响声,便欢快地跳呀、叫呀:“打糖友来啷!”他们从屋旯旮里掏出破铜烂铁、牙膏壳、旧鞋等废旧什物,似蜂桶里的蜜蜂纷纷飞出家门,追到糖担前,将打糖友里外三层包围着。打糖友逐个查看孩子们手中的废品,掂一下斤两,估一下兑换价值,他才用打糖刀“叮叮当当”敲几声,打几块糖儿递到孩子们手里。

  打糖友生性滑稽,口才好,能出口成章。他刚来老街打糖时,乡亲问他姓什么?他俏皮地说:“我做个谜给你猜就知道了。”他说:“土地改革五零年,贫苦农民分到田。翻身全靠共产党,干戈杀死‘蒋总裁’!”

  有位乡亲肚里有点墨水,大家管他叫“老秀才”,他根据拆字拼字法,猜中谜底是姓“戴”。“对,赏你一块麦芽糖!”打糖友为激发大家兑糖的兴致,就赏了这“老秀才”一块麦芽糖。

  打糖友做生意不古板,很活络。他有一个特长,就是能编唱顺口溜。记忆中,他编唱的顺口溜多兮多。比如,他看到来兑糖的是妇女,就唱道:“阿花姊,阿凤嫂,两个割切(方言,意为美丽)合生好。慢慢走,糖儿还有,勿用争勿用抢。”两姑嫂听爻(方言意为“了”)打糖友这么一唱,放慢脚步,笑嘻嘻地在打糖友肩膀上轻轻地拍一把:“你佢(方言语气词)打糖友,油嘴滑舌恁会讲。”当阿花、阿凤接过糖儿后,打糖友又自我吹嘘道:“你看打糖友,糖儿打厚勿打厚?吃牢再勿向我讨(方言音‘娶’)!”

  打糖友若见到来兑糖的是儿童,就唱道:“山楂杂麦芽,薄荷杂冰糖,吃底甜,转口凉,娒儿吃爻上学堂!”小学生听爻打糖友恁唱好,赶紧背起书包上学去。

  打糖友还能结合当年的政治形势现场编唱顺口溜。如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年间,打糖友见顾客送来兑糖的是旧铜烂铁,他就唱:“收来旧铜搭烂铁,造起大炮、飞机与坦克。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看它敢侵略朝鲜和中国!”顾客听了,无不拍手称赞“打糖友”好口才。

  打糖友则高兴地唱起“仑噔的仑噔”,推着一板车废旧什物,满载而归。

  现在,再也听不到打糖友那“兑糖儿哎、兑糖儿哎……”的叫卖声,但麦芽糖的香甜仍在我味蕾上不时涌动,萦绕在心底。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