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分享
近日,《山水清华——当代作家笔下的瓯海》出版发行。这部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周吉敏主编,并在温州大学图书馆举行发布仪式,开展以“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书写”为主题的分享。
这部书是瓯海区温瑞塘河环境与文化促进会“文化名家看塘河”文化工程的十年成果,积聚了中青年作家以及文学新锐,其中有南方作家和北方作家,有少数民族作家,有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骏马奖的作家……他们以各自的思考书写瓯海,呈现了文学多棱镜下瓯海的历史与今天、传统与创新、都市与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
瓯海是温州四大主城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积淀了丰厚的历史人文内涵。仙岩穗丰西周土墩墓出土的青铜礼乐器、兵器、玉饰品,其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完整的礼乐用器组合,标志了温州文明的高度。西部的泽雅,茂密的竹林和丰沛的涧水,滋养了古老的造纸文明。
南朝刘宋时,谢灵运任永嘉郡守,写下《瞿溪山饭僧》《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游赤石进帆海》等山水诗,自此瓯域山水清华辉耀后世。1923年,朱自清到温州省立十中任教,期间游览了仙岩梅雨潭,写下传世散文《绿》,梅雨潭从此名扬天下。
瓯海是著名戏剧史研究专家、剧作家董每戡的故乡,南戏故里的流风余韵培育了这位如星辰般闪耀的戏剧研究学者。瓯海也是台湾籍作家琦君的故乡,琦君以真、善、美的笔触,书写了养育她的这一方水土的乡情、乡味、乡风。
瓯海区温瑞塘河环境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实施“文化名家看塘河”文化工程,以母亲河的名义,借名家之笔,挖掘、呈现瓯海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培养当代人爱乡情怀。十年来,五十多位现当代作家踏迹瓯海山山水水,书写瓯海自然人文,他们的文章刊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十月》《山花》等全国报刊杂志上,瓯海文化得以走得更广更远。
人迹于山,则山河万朵皆有欣色。文脉不断,大地山川才有永续的活力。《山水清华——当代作家笔下的瓯海》,让世人看见了瓯海自然人文之美,看见了瓯海在历史进程中的风采,为瓯海积淀了新时期的文化层。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