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大学生法治抖音大赛、大学生普法脱口秀、大学生法治辩论赛……随着今年5月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的开启,一系列年轻人“有感”的普法赛事将在11所高校之间拉开战幕。2024年,借助温州唯一的大学城位于瓯海区的优势,瓯海区司法局编制了《温州市瓯海区高校学生法治素养基准》,随即又将成立“高校法治联盟”,让大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法普法,从而提升法治素养,凝聚法治瓯海建设青春力量。
点燃“烟火气”:搭建“边学边玩”普法集市
青砖黛瓦,市井长巷;汉服霓裳,古风雅韵。2023年11月29日晚上7点,有着1600年历史古韵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梧田老街人声鼎沸。一场“穿越千年遇见宪法”的古风雅韵普法集市,在“国家宪法日”来临前夕吸引着往来的民众。活动现场,法治蹴鞠、法治投壶、宪法灯谜、宪法知识大富翁、小萌娃对诗等普法游戏点位人头攒动,热情高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看上去“高冷”“威严”“庄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传统文化结合、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游戏结合、与古风雅韵结合,变得那么接地气,变得那么入人心。同时,区司法局还将“法治游园会”搬上了郭溪燎原小学的“开学第一课”,把法律知识融入游园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为该校2023届的135名入学新生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法治启蒙,在幼小的心里种下“法治梦”。
说到“接地气”的“送法进乡村”,不得不提活跃在瓯海街头巷尾的“原声法治和平安建设艺术团”。他们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热衷于发挥“余热”,能歌善舞还会原创,用艺术感染力展现法治之美,在各镇街、村社的百姓舞台、农村文化礼堂、文化中心留下了他们矫健的身姿。五年来,他们累计开展法治巡演77场次,真正将本土“法治好声音”传遍乡村每个角落。
近年来,区司法局主打“法律也能看、能听、能玩”,搭起了法律与群众的桥梁,营造了一场又一场“体验式”“沉浸式”的普法新体验,实实在在地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地解决了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激活“生命力”:创设“即学即用”普法课堂
“以往参与培训,带着耳朵听课就完事了,但这次培训我参加了现场竞答和情景模拟两个环节,为了在竞答中能为自己单位拿到好的分数,我利用晚上时间整整‘备考’了一个多月”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叶轩昂如是说;而来自区市监局的管浙清在发表心得体会时说道,“我作为一名执法情景模拟的参与人员,感觉在此次的培训中有很强的参与感,现场的互动感也很高。”
2024年8月28日,区司法局承办的全市行政执法示范培训观摩会,以现场竞答、情景模拟、案卷评查分析等新颖的培训形式,沉浸式体验打造执法培训“温州范本”。
近年来,区司法局注重法治能量供给,从培训的“消化-吸收-运输-存储”着手,精心创设了“即学即用”的普法课堂——改变以往“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单一培训模式,将学员从台下请到台上来,让他们身临其境,推动法律知识在听觉上“磨耳朵”、在视觉上“入眼帘”、在脑子里“有回响”。
比如,以“宪法公开课”的固定“仪式感”,2021-2024年共组织146位区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联合区纪委区监委举办新考录公务员入职“第一课”,邀请导师以“过来人”的身份,为60位职场“新兵”送上最急需、最实用的“廉政+法治”智慧锦囊,引导他们系好踏上从政之路的“第一粒扣子”;联合区法院连续2年组织观摩庭审,累计1000余人次“打卡”现实版的“以案释法”,“领导干部学法平台”上的旁听预约名额“火爆”到“一票难求”;发动“党政一把手”带头普法,全区82家部门和镇街一把手,仅2024年就上了141场法治课。
提升“到达率”:打造“线上线下”普法阵地
“瓯海区以法治力量助力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框架,建议能进一步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府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效率。”首批营商环境体验官、浙江钟铮锁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铮,在2023年11月1日下午举办的第13期“瓯宝云学堂”普法直播中,表达了企业对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期许。
2023年,区司法局联合区纪委区监委,把“瓯宝云学堂”直播品牌,与全区“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相结合,围绕《企业”落地生根“瓯海全程陪跑》《营商环境体验官:无感执法有感服务》等主题,邀请普法责任制单位就涉企惠民政策进行专题解读,使普法工作更加精准地服务于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
“瓯宝云学堂”普法直播自2020年4月开播以来,先后聚焦《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社区矫正法》《行政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援助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以及“防诈反诈”“依法治网·瓯越清朗”“开学法治第一课”进行了15期专题解读,全区共有43家普法责任制单位参与其中,累计观看人数达120万余人次。
近年来,区司法局紧贴群众普法新需求,加强普法供给侧改革,搭乘“直播快车”带出“普法干货”、培育“新生力量”带好“普法节奏”、立足“原创三微”带火“普法故事”,在三大“端口”同质化输出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智能化、云端化集成普法新元素,开拓了便携式、沉浸式、交互式的“智慧普法”新通路。
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线下通过“细胞孵化培育工程”,累计建成半塘宪法主题公园、山根法治小村、瞿溪国际真皮大世界法治市场、仙岩渔潭“榕树下的法治讲堂”、中庚·漫游天地法治商圈、三垟民法典主题文化公园、梧田老街法治长廊等56处法治文化阵地,同时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1名法律顾问+5名“法律明白人”成为村居标配,打通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制定和实施五年普法规划是党领导全民普法的重要方式。自1986年以来,我区已连续实施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在接续普法的路上需要更多的“你”来参与。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