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瓯海这个项目让残障人士“破茧成蝶”,化身社区技能引路人

2025-05-16 瓯海新闻网 记者 罗琛琛 徐津镭

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大家拿起手边的这两支扭扭棒,我们现在来做鲜花的叶子。”5月15日,一场残疾人家属座谈会暨亲子扭扭棒花朵制作活动在瓯海区阳光家园残疾人庇护中心召开。手工老师陈慧的身份有些特殊,她的一只眼睛患有视力障碍,曾经长期封闭在家中,但自从参与瓯海区公益创投“我来当老师”——残疾人社会融入项目后,她发扬自己的手工技能,走出家门、走向社会,更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瞿河社区居民的好朋友、好老师。

  作为瓯海区公益创投项目,“我来当老师”旨在通过实施“残疾人心理赋能-技能提升-价值实现-社会融合”四大核心内容,为残障人士提供心理团辅、技能培训、残健共融等综合性服务,使其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并增进居民对残疾人群体的了解和接纳,营造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2024年以来,在项目帮助下,18位残疾人第一次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26位残疾人掌握了至少一项技能,还有包括陈慧在内的4位残疾人担任起了书法、象棋、烘焙、手工制作老师,走进社区为居民授课。

  “我们调研走访发现,瞿溪街道约65%的残疾人未就业,75%的残疾人渴望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然而,当前社会对残疾人关注不够,部分人还对残疾人抱有蔑视、歧视的想法。这是我们非常想要改变的现状,好在经过我们的努力之后,这样的情况得到了改善。”项目负责人徐祥丽深刻地记得,残疾人小榕曾蜷缩家中十年,直到参与项目后,他开发了自己的象棋技能,如今在省里获得了残疾人象棋比赛第二名,也成为受社区孩子欢迎的“明星老师”,人变得更加自信、阳光。

  2025年,瓯海区继续开启“我来当老师2.0”——残疾人社会融入项目,服务瞿溪街道100名残疾人。项目将持续开展心理团辅和同伴支持小组活动,使服务对象在活动中增强自我认知,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心。开展残健共融活动,搭建直播间平台,增加线上线下沟通交流渠道,增强残疾人社会支持。技能培训也将长期举行,并在搭建就业平台的同时,积极鼓励残疾人发挥一技之长当老师或者志愿者角色,促进与居民交流融合。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