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以热爱驱动创新,成就全球摩配龙头——访浙江兆翔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06-25 瓯海新闻网 记者 陈露玮 徐津镭

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日前,在浙江兆翔车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排排锃亮的摩托车改装配件正在打包,准备发往东南亚、南美等地的市场。后视镜、保护球、刹车系统……这些看似普通的配件,却让这家瓯海企业占据了全球摩托车改装市场40%-50%的份额,年产值达4.5亿元。

  作为瓯海八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汽摩配行业现有相关企业121家。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兆翔车业凭借对摩托车改装细分领域的专注,成功开辟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人生就应该为爱好做点事。”总经理黄光娒的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的创业信条,更是企业的发展内核。从最初的小众尝试到如今的行业标杆,兆翔车业的成长轨迹,印证了热爱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专注细分,小件成就大业

  浙江兆翔车业成立于1993年,最初以汽摩配原装件生产为主。1998年,黄光娒接手父亲企业时,并未循规蹈矩地延续传统业务,而是转向摩托车改装领域。"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个人的爱好。"黄光娒笑着回忆道。彼时,国内鲜有企业涉足这一细分市场,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国外摩托车文化的蓬勃发展趋势:"在国外,摩托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速度、时尚与个性的象征,“摩托车文化”下的改装市场潜力巨大。"

  这一转型让兆翔车业迅速抢占先机。公司专注研发个性化改装配件,包括后视镜、把套、手柄、脚踏环等八大系列产品,并紧跟国际潮流,第一时间购买新款摩托车进行研究改装。"摩托车更新换代很快,新品一出来我们就立马尝试改装,改得非常漂亮的话客户就会直接订货。"黄光娒介绍,在国外一台新摩托车的利润并不高,而摩托车改装需求远超新车销售,这一市场逻辑为企业打开了广阔空间。如今,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能突破3000万套,其中后视镜单品年出口产量达1500万套,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摩配供应商。

  诚信经营,赢得市场信赖

  走进兆翔车业的生产车间,22条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机械臂精准地焊接、组装,激光雕刻机在金属件上刻出精细纹路。黄光娒拿起一旁的摩托车刹车手柄向记者介绍,“我们采用CNC加工中心雕铣工艺对整个铝块进行切割,这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产品尺寸的精准度和表面光洁度,最高程度保证在高速行驶时零部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为拥有100多项专利并通过ISO9001、CQC等国际认证的企业,兆翔车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黄光娒"简单纯粹"的经营理念。创业初期,他在展会上认识了一位台湾客商,台湾客商连续一年多要求寄送样品,许多同行都将其视为"骗子"而放弃,只有黄光娒坚持配合,甚至专门定制开发。“当时没想太多,只觉得客户要那就寄过去。”黄光娒回忆道。

  这份真诚最终换来1050万元的大额订单,面对远超产能的需求,黄光娒坦诚告知生产限制,反而赢得客户更深的信任。"订单大小、定金多少、交货时间都由你说了算。"台湾客商这番话,是对黄光娒最好的肯定,他靠简单的心志和诚信的品德,迎来改装事业中的第一单,也是最特别的一单。

  布局未来,打造百年品牌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一个企业家的格局和气度。2004年,当发小想进入摩托车配件行业时,黄光娒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并没有直接告诉发小该做什么产品,而是带发小实地考察东南亚市场。黄光娒说:"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先后考察了三个国家,从转向灯到最终选定做减震器,就是要让他自己找到市场机会。"如今,发小的减震器公司年产值已突破亿元,成为行业的重要供应商。

  面对眼下掀起的"新骑行文化"热潮,黄光娒自信满满:“年轻人对摩托车的需求逐渐上升,个性化车型供不应求,有些限量款上线即售罄。"基于近30年的行业积累,兆翔车业正积极布局整车制造领域,计划推出自主品牌的时尚摩托车系列。

  站在企业发展的新起点,黄光娒清晰地规划着发展蓝图:"新厂房投产后,我们将会实现产能的跨越式提升,未来三年目标产值突破10亿元。"但他强调,这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他更看重的是打造百年品牌,就像奔驰、本田那样,中国需要自己的世界级摩配品牌。黄光娒坚定地表示:"我们不仅要追求商业成功,更要注重品牌价值的传承。每一个产品、每一项技术、每一次创新,都是为打造百年企业奠定基础。”从一块铝锭到精美的改装件,从温州厂房到全球市场,兆翔车业正书写着"中国制造"的新篇章。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