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分享
总有意外不期而至。
下班后的时空里,傍晚是我的运动时间,打算穿过瓯海大道去对面的公园跑上几圈。要么从地面车流里穿过,要么走地下通道。我喜静,最终选择地下通道。通道两旁本是店面,被铁拉门遮住本来面目,在昏暗灯光下默默站立。我动动手动动脚,在地下通道的瓷砖上如鱼般划过,忽然银光一闪,瓷砖变水面。原来在大雨的作用下,水无处可去,和店面一样默默堆积着。我判断水不深,毫不犹豫地踩进去,等发现运动鞋被淹没后,加速往前,一口气过了水洼。
运动鞋和袜子成了落汤鸡,我用力猛地一踩地面,企图甩掉部分水。这是徒劳的,双鞋踩在地上“吱吱”作响,好像踩的是老鼠,怎么踩也是做无用功。走几步,发现不影响跑,遂继续前进。
我不抱怨。
一个物品或者地方被放弃,就没人管理。缺人管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出来。我在正确的时间,走到一个错误的地方,有了这样的遭遇。接受事实,接受教训,下次不从此地过,双鞋的湿算是买路钱。
我不惊慌。
人生无常,我常常提醒自己多备一份。在离水洼一两百米的办公室里,日常穿的皮鞋和特意备着的袜子在时刻准备着接班,我只要走过去换上即可。在车子的后备箱里有个黑色的包,里面还有一整套衣物。这个包是流动的,有时带回家,而装在蓝色塑料袋里的另外一套衣服根据季节往往几个月不动。尽管它没有被用过,但它是我生活的压舱石。有了它,我走的路更平;有了它,我开的车更静;有了它,我的心跳更稳。穿着正装上班,接到通知说下乡植树,去卫生间换上运动鞋服。植树回来,同事的皮鞋已不叫鞋。
明明知道车子可以随时为手机充电,手提包里还是准备着两个充电宝,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充满电。电脑里的资料,隔一段时间备份一次,移动硬盘一个,U盘一个。每件备用物品都是向混乱宇宙宣战的战利品,我知道整理行李的行为堪比西西弗斯推石上山——明知无序终将降临,仍用叠好的备用袜宣告尊严。我备份的不仅是物品,更是身体机能的外挂,备用衣物等于拥有温度调节系统的第二层皮肤,充电宝等于维持电子器官供血的人造心脏起搏器,U盘等于记忆外包的体外大脑皮层。我们的背包里装的从来不止是备用物品,而是折叠在尼龙布料里的微观宇宙——那里有恐惧与勇气的博弈,控制与放手的辩证,以及一个现代人在不确定世界中努力锚定自我的史诗。
不确定的人生需要平衡的力量压着。我和儿子之间有个“狡兔三窟”的隐语。开始读高中时,我让他把零花钱分三份,钱包里一份,背包的夹层里放一份,随机再找一个地方放一点。钱包为日常所用,其他两个地方非不得已不用。他周末回家,整理书包时,我问他那两窟还在不在。他都打开看看,原封不动。有次钱包里没钱了,他向同学借了二十元乘车。上了车才想起他还有两个窟。实用主义的生存策略,是有备无患,虽然有脆弱和焦虑的嫌疑。
儿子书包里,我的公文包和车子里,都有一把雨伞静静地呆着。或许要呆很长时间,它们不曾有怨言,但我和儿子从未被雨淋湿过。有天在校门口看到一母亲送女儿上学,俩人被淋得全身湿。我默默地撑开伞,与风雨共舞。
有备无患,地球亦如此。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温持续上升,极端天气如热浪、飓风、干旱频发,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北极永久冻土融化释放甲烷、亚马逊雨林退化等可能触发不可逆的生态崩溃。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食物链断裂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全球现存1.3万枚核弹头,局部冲突可能升级为核对抗。气候危机、粮食短缺、疫情叠加可能引发“三重冲击”,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与社会动荡。
危机时时刻刻存在,这就需要备份,“植物诺亚方舟”是人类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防线。
末日种子库也叫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永冻层,2023年数据是450万份种子样本,设计容量450万小包,可抵御核爆冲击波。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在菲律宾存有13万份水稻品种,在墨西哥存有28万份玉米和15万份小麦。我们国家的青海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是全球最大单体库,保存40万份;美国国家遗传资源保护中心保存60万份,含2.5万种野生近缘种;俄罗斯瓦维洛夫研究所在二战列宁格勒围城期间,科学家饿死也不吃保存的种子。这些地下冷库不仅是农业保险库,更是人类文明的“记忆体”,保存着1.2万年农业文明的遗传记忆。
即使文明崩坏,只要还有一粒小麦,依然能重启农耕。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