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一把小锁打开产业大世界 瓯海锁具老牌优势产业智造焕新

2025

07/22

来源

分享

  锁具是瓯海区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我区有锁具及相关企业3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7家,超亿元企业10家,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统锁具自行车锁占全国市场80%以上,智能锁具占全国市场23%。

  作为瓯海起步最早的优势产业,瓯海锁具从上世纪60年代的锁具小作坊,到创成“中国锁具生产基地”“中国锁具出口基地”等金名片,一把小锁打开产业大世界的背后,是一系列政府的政策支持、服务支撑,和企业创新性突破。今年上半年,瓯海锁具积极响应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出“以旧换新”“国补”等补贴政策,在市场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仍实现了稳步增长。

瓯海锁具展会受青睐

家庭作坊走出富民产业

  “温州的传统产业几乎都是从家庭作坊里走出来的,锁具产业就是其中之一。”浙江中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瓯海区智能安防产业协会会长詹显光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以自家为厂房创办了瓯海自行车锁厂,从此开启“锁具人生”。他的故事,正是瓯海锁具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创业过程中,詹显光积极带动他所在的梧田街道北村村及周边村民一起创业,一时间锁具生产的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锁具村”集群现象,瓯海作为锁具产业基地的规模初显。据了解,当时仅北村村就有制锁企业100多家,被外界称为“一村百企”,还走出了中立、通用等一批锁具龙头企业。

  21世纪初,温州锁具产业迎来高光时刻——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组织的历届“中国十大锁王”评选中,温州中立、坚士、通用、天宇、五洲、宝得利、霸力等企业陆续荣登“锁王”红榜,其中瓯海企业占居四席。

传统锁具

  发挥“敢为人先”的燎原精神。1998年,瓯海企业天宇集团在上海发布国内第一把指纹锁。此后,瓯海在锁具智能化领域发挥龙头优势。目前,瓯海有80多家企业涉足智能锁生产,智能锁年产量突破400万套,占全国市场23%,13款智能锁产品成功入选省级推荐产品目录。

  瓯海智能锁入选省级“新星”产业集群,凯迪仕、威欧希、中立、通用等企业跻身全国智能锁十强,凯迪仕更是连续5年蝉联国内销量冠军。此外,威欧希、中立、通用等3家企业的实验室通过了国家CNAS认证,表明相应机构具备国际公认的检测能力,有助于打开国际贸易,聚力企业“出海”。以中立集团为例,作为中国锁具出口基地企业,其产品畅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五大洲全覆盖。

  目前,瓯海锁具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16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省“隐形冠军”企业3家。锁具,这个从小作坊走出的产业,如今已开枝散叶,成长为惠及民生的富民产业。

老牌优势产业焕发新活力

  如今,瓯海锁具产业链配套完善,成为全国锁具品类最齐全的区域。瓯海锁具行业覆盖研发设计、精密加工、智能制造、市场物流全链条能力。产品涵盖传统机械门锁、智能锁、安防系统等全门类。

  而从传统门锁过渡到智能锁,瓯海锁具也经历了一段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研发的跨越,更多的企业用创新发出自己的声音。物联网、数字化、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控等智能技术已是常态。一卡锁具把生物识别、加密数据卡片、五感交互、远程开启等多样化开锁方式应用于产品之中,并依托机电互锁,电力设备产品耐用性、高防水和高防撬等级等技术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管理,所研发产品可以阻挡雨、雪、酷热、严寒、雷暴等各种天气条件。凭借以创新解锁万千应用场景的匠心,该公司实现产品70%出口欧美市场。

  威欧希机械总设计师兼项目经理周烨表示,一把智能锁在面向市场进行销售前,需要进行国家标准要求的50多项实验,才能让每一把锁都放心出品。“模拟智能锁开关门的实验24小时只够重复一万次,而我们的锁要经过30万次开关锁的检验才算合格。”周烨说。2020年,威欧希与华为启动合作,成为华为智选生态中首款智能锁产品,如今已接入了涂鸦智能、钉钉、天猫精灵、米家等众多LOT平台。“回家就能开启大灯,小朋友不能开启电视……与上万件智能产品互联互动,都将在解锁开门时,信息输入的片刻来实现。”

智能锁

  凯迪仕则是国内仅有的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品牌、全球销售、安装、售后于一体的智能锁全产业链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全自动智能锁的首创者,其获得过711项专利,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去年3月,凯迪仕智能安防产业园暨全球超级工厂在瓯海落成。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具备年产500万套智能锁的交付能力。在该高端智能锁产业样板园区的保障下,2024年“618购物节”,凯迪仕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揽获多个榜单第一。

  这样品牌品质双引擎,创新技术双驱动,才让瓯海锁具这一老牌优势产业,不断焕发着新活力。“今年上半年,即便在外贸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瓯海锁具体仍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瓯海区智能安防产业协会秘书长董素飞说。

瓯海智造发挥长尾效应

  作为“中国智能锁开拓者”,瓯海锁具迅速抢占发展先机,引领品牌智变。去年,瓯海区政府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设计,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全年省级新产品立项10个。其背后得益于行业企业的抱团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2019年,温州大学智能锁具研究院成立,与长三角区域多家高校展开合作,为温州制锁产业引入人才起到纽带作用,柔性引入20多名专家,并在瓯海锁具企业成立两个博士创新站。该研究院利用温州大学人才优势,已研发了17种智能锁解决方案,为温州智能锁企业提质提供保证。2024年共选派3名科技专家入驻钟铮锁业、一卡锁具、金锏锁具等企业任科技副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瓯海区智能安防产业协会则创成省级知识产权联盟,搭建了集群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了重点领域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定期开展智能锁具产业专利导航。截至目前,省级知识产权联盟成员包含专利法务服务机构、大专院校、金融机构等50余家,联盟内专利共2000余件。瓯海锁具企业还参与制修订智能锁产业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3个,主导制修订“浙江制造”等团体标准4个,在长三角地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作为温州锁具产业集聚地,瓯海借助深厚的制锁“基因”,建立政策引导、部门指导、企业主导的智能锁产业质量提升合作模式,以奖补资金推行智能锁产业链链长制,率全国之先出台十条促进智能锁产业发展政策。目前全区已有10家制锁企业获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8家智能锁企业获区政府质量奖,为瓯海获政府质量奖最多的行业。

  瓯海还加大拓展市场支持力度,建设“瓯海锁具产业海外独立站”,协助区内智能锁具企业上架70余款产品,举办多场主题电商活动,助力瓯海智能锁具企业货通四海。瓯海区智能安防产业协会突出建设“十个”创新服务平台,树立“有事找协会”工作品牌。该协会组织瓯海企业参加多届中国(温州)国际五金、智能锁具展览会和国际展览会,向全球展现出瓯海锁具行业不凡的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陈如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