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从灶台到咖啡机:两代人的乡村创业记

2025-08-06 瓯海新闻网 记者 陈瑶 许文星 实习生 吴厚铭

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在瓯海区泽雅镇西雁村,一条蜿蜒的山路旁,瀑布的水声与咖啡的香气交织,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这里的故事始于1993年,季银春创办了西雁度假村,成为当地最早的农家乐之一;30年后,他的儿子季炜俊返乡创业,将咖啡馆、窑烤面包和现代经营理念带入乡村,不仅延续了父辈的事业,更赋予了乡村振兴新的活力。

  父辈的坚守:农家乐的开创与坚持

  季银春是西雁村农家乐的“拓荒者”。早年在外从事餐饮行业的他,看准了家乡七瀑涧景区的旅游潜力,毅然回乡创办了西雁度假村。“当时景区人流量大,游客总要吃饭,我觉得回家创业比在外打工更有前景。”季银春回忆道。凭借地道的农家菜和淳朴的服务,他的农家乐逐渐成为游客的必到之地。

  尽管经营辛苦,季银春始终相信坚持的力量。“儿子想干这一行,我说辛苦,但他愿意,我就支持。”这份坚持不仅为家庭积累了客源和口碑,也为儿子季炜俊的返乡创业奠定了基础。

  子辈的创新:咖啡馆与窑烤面包的“出圈”

  2022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季炜俊带着城市里的新潮理念回到家乡。他没有直接接手父亲的农家乐,而是选择在度假村旁的空地上开了一家咖啡馆——“泽逸咖啡馆”。原木风格的设计、粉色蝴蝶结装饰、瀑布旁的露天座位,这家咖啡馆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一开始只是想试试,没想到生意这么好。”季炜俊坦言。咖啡馆的成功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经济收入。老人们将自家种的南瓜、番薯干等土特产拿到咖啡馆售卖,而季炜俊则用这些本地食材创新推出了窑烤面包,如“南瓜土司”“梅干菜土猪肉恰巴塔”,成为爆款产品。

  窑烤面包的走红甚至超出了季炜俊的预期。传统砖砌窑炉、荔枝果木燃烧的独特工艺,加上本土食材的创新融合,让面包店日营业额突破万元,订单远至山东。线上平台的推广更是让“泽逸窑烤面包”成为网红品牌。

  两代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共赢

  季炜俊的创新并未脱离父辈的根基。他巧妙地将咖啡馆、面包店与父母的农家乐、民宿结合,形成“一条龙”服务:游客可以喝咖啡、吃面包、品农家菜、住民宿,还能游览七瀑涧景区。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客单价,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共同致富。

  “父母的农家乐客流量增加了至少一半,周末根本坐不下。”季炜俊笑着说。而季银春也对儿子的创新竖起大拇指:“他搞的这些东西,一开始我不理解,但看到效果后,我也跟着学。”如今,父子俩互相借鉴经验,农家乐的环境逐步改造,甚至计划让客人“坐在溪流里喝咖啡”。

  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季炜俊的成功激发了村里其他经营者的灵感,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尝试新业态。泽雅山上已开出多家咖啡馆,研学、露营等新玩法也逐渐兴起。“单靠一杯咖啡或许难以持续,但结合餐饮、民宿和自然风光,乡村就能焕发新生。”季炜俊说。

  从季银春的农家乐到季炜俊的咖啡馆与窑烤面包,两代人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家庭事业蒸蒸日上,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在这片被绿色所怀抱的土地上,他们用坚持与创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