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从传统根基到产业高地 瓯海食品产业集群成势

2025-08-25 瓯海新闻网 记者 张闻哲

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瓯海食品产业的发展,是一部从零散经营到集群发展、从传统加工到科技赋能的进化史。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厚的饮食文化积淀,瓯海食品产业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迭代升级,蜕变为涵盖研发、生产、检测、销售、物流等的现代化产业集群,逐步成长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瓯海食品产业在政企协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瓯海食品产业率全省之先成立县级预制菜产业联盟,百珍堂、顶诺、修文、绿鹿等4家企业入选“温州市预制菜十强企业”;涌现出大好大、桂香村、阿哆诺斯、绿鹿、鑫鑫牧业、华联机械、亚虹铝箔、民丰等品牌,形成“全链条品牌矩阵”。瓯海永高鱼饼、强能鱼圆、修文鸭舌、爽康食品、东风乡四季酱油肉、袁方食品、品福禽业等特色产品享誉温州及周边地区,部分企业通过工艺创新和品牌打造,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瓯海这些食品品牌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可见影响力之大。”瓯海区食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和说。

  目前,瓯海共有133家食品生产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5家,今年以来产业经济总量突破35亿元。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变革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中,瓯海食品产业以创新为驱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顶诺食品便是其中的代表,在牛肉深加工领域,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探索与对品质的严苛把控,成为行业内极具代表性的标杆企业。在顶诺10万级洁净的车间里,砍排机、真空滚揉机、自动化包装机等先进设备高效运转,精准控制确保每一份牛排的形态、口感保持稳定统一。尤为关键的是,-30℃以下的螺旋式速冻隧道堪称“锁鲜关键”,能让牛排快速穿越-1℃至-5℃的“最大冰晶带”——快速速冻可最大程度保留肉质鲜嫩口感与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这份对技术的深耕也推动顶诺在科研领域再获突破,2024年其牛肉深加工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成功入选省级创建名单,按照规划,2026年建设期内企业将投入2500万元资金,把研发场地拓展至1000多平方米,将科研设备总值提升至900万元以上,同时逐步推进研发仪器设备共享,力争实现共享设备占比20%以上,以持续的科研投入为牛肉深加工产业升级注入更强动力。

  

  产品突破创新只是产业变革的一个方面,瓯海食品企业还勇于直面产业痛点,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等寻求突破。赛科(浙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经营进口西班牙火腿业务时,曾受困于国内市场“仅能整腿销售”的局限,瓯海市监部门在了解企业困境后,积极搭建沟通桥梁、对接相关资源,恰逢进口肉制品生产许可规范被纳入生产许可证审查的政策出现,推动企业顺利完成各项申报流程,最终成功取得“哈蒙”火腿切片生产许可证。百珍堂则在营销模式上大胆创新,为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其推出的食品自动制售机,集选购、支付、加热、出餐于一体,不仅节约人力和时间,而且机器注水、注汽和微波会根据不同产品做出调整,精准控制确保每一份食物的口感与熟制度达标。目前,该自动制售机正逐步进驻医院、学校、机场及动车站等流量场景,以高效便捷的消费模式,为餐饮市场开辟了新的服务赛道。瓯海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周朝晖说,“我们鼓励企业采用创新的技术和形式,多样化提高食品产业整体水平。”

  

全链条协同预制菜产业

  都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让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也催生出对便捷食品的旺盛需求,预制菜由此顺势崛起,成为食品市场炙手可热的新增长点。而瓯海在这一趋势中展现出强劲的产业整合能力,成功搭建起一套“全链条协同”的预制菜产业生态。

  

  在原材料供应端,温州菜篮子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4个大中型规模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每日生鲜产品交易量达7500吨以上,为企业提供了充足且新鲜的原材料;包装配套方面,包装配套企业不仅满足了预制菜企业的包装需求,更通过创新包装设计与技术,助力产品提升附加值;冷链物流环节,瓯海有绿鹿、鑫鑫、新桥冷库等10余家大型冷库企业,冷库容量达7.7万立方米,世豪科技、三溢等10余家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借助毗邻交通枢纽优势,不仅加快了预制菜运输速度,还降低了物流成本,保障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始终保持新鲜品质。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配套完善,不仅形成了高效运转的产业闭环,更为当地预制菜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稳固坚实的产业基底。

  

  有了基础发展更为迅速。2022年,瓯海区创建成立全省首个区县级预制菜产业联盟,与顺丰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实现物流全程可追溯,降低企业销售运输成本。瓯海还完成“温科院展销中心”和 “农高园世好展示中心”2个瓯海预制菜展示直播中心建设并正式运营。同年,瓯海区高标准研究制定《瓯海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2-2024年)》《瓯海预制菜产业培育发展2023年工作方案》,并依托“1+5+16”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出台预制菜产业配套扶持政策,强化企业发展要素保障。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瓯海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同年11月,温州(瓯海)预制菜展示中心开业,这是率全市之先打造的预制菜线上线下一站式展示、采购的服务平台,首批吸引了75家温州预制菜企业品牌入驻,预制菜产品多达300多个品类。

多元渠道全面开花

  “当我们决定进军国际市场时,就知道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扩展市场的挑战,更是一系列复杂而深远的因素。”百珍堂董事长戴晨义表示。针对欧洲市场日益增长的健康饮食需求,百珍堂因地制宜推出了低卡、高蛋白且富含膳食纤维的中式素食预制菜,在德国、法国等主要欧洲国家的有机食品超市和线上生鲜平台掀起购买热潮。而在东南亚市场,百珍堂则聚焦当地推出了几款辣味和酸甜口味为主调的预制菜,精准戳中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份额稳步攀升。

  

  搭乘全球贸易合作的东风,近年来,百珍堂不断开拓销售版图。2022年,首批12.5吨预制菜出口新加坡;2023年,投资950万美元建立美国百珍堂全资子公司;产品通过国际认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并与北美主流华超如亚超99大华、T&T,以及Yami、Weee等线上平台建立深度合作。今年,公司与美团Keeta新供给部门达成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仅用20天即在香港开出首家门店,目前已有10大品类品牌上线。

  

  瓯海食品产业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继续拓宽国外、线上等多元的发展渠道。今年,大好大的果汁茶饮料出口试水海外市场,打开饮料新赛道,获得国外客户的认可,在俄罗斯市场收获了大订单。悠享家借助互联网+创意实现企业增速,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今年夏季爆款“冰雪系列”蛋糕更是成为市场宠儿,月销售额超百万元,开发至今累计销售突破50万个。

  

  多元渠道能实现全面开花的态势,透露出瓯海聚焦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针对企业出口环节的痛点难题精准发力,当企业面临证照办理流程复杂、国际标准认证不熟悉等阻碍时,相关部门不仅提供全流程的政策指导,更推出“帮办代办”服务,手把手协助企业打通关键节点。另一方面瓯海积极扮演资源桥梁的角色,为企业搭建多元化的对外展示与合作平台,通过组织企业参与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2024大湾区预制菜(南沙)出口基地第二届预制菜出口论坛等高水平国际展会与行业论坛,让企业得以直面全球采购商,展示瓯海预制菜的优质产品力。

政企协共筑创新生态

  瓯海食品产业的发展不单只面对渠道的问题,还面临着其他各类问题,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政府、协会的大力支持和精准服务,全方位为瓯海食品产业赋能,助力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今年,瓯海以浙里市监瓯越服务站为依托,紧密围绕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质量管控、产品质量提升服务等方面的需求。”瓯海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叶冬善说。服务站成立后,对产品标签规范、网站宣传广告完善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还为其量身定制了食品生产风险防控“三色管理”标识。

  

  瓯海区市场监管局连续3年开展食品安全第三方评估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免费对企业进行全方位体系检查,为生产企业配备“食安管家”,完成164家次预制菜生产企业风险评估,发现并指导解决问题隐患。开展生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体系建设,按照“一企一码”实施差异化监管。此外,还联合多部门成立“一起益企”集成服务临时党支部,聚焦食品企业开办与经营难题,大大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

  

  食品行业协会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协会秘书处联动法律顾问——浙江开盛律师事务所陈晓明律师团队,为企业定制专项法律解决方案。面对食品经销商、副食品店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协会协同瓯海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启动“大企帮小店”行动,对辖区50余家店铺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构建“大企业带小店”的共富生态链。

  

  同时,协会多次组织互看互学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交流,汲取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推广,联合相关部门和专家团队,对企业生产车间、工艺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流程“把脉问诊”,指导企业完善规范化生产体系。“我们深入多家企业开展‘点对点’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精准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规范提升,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全程可追溯,一旦发现问题产品能迅速精准召回。”瓯海区食品行业协会党建指导员凌晓东说。

  

  瓯海食品产业将继续积极拥抱新趋势,站稳根基,深化创新,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食品市场不断拓展,向着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大步迈进。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