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水润乡村惠万家 瓯海区农村水系整治交出亮眼“水生态答卷”

2025-08-25 瓯海新闻网 记者 陈杨杨 陈丹 实习生 尤多甜

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岸坡的绿植郁郁葱葱。近日,记者漫步在瓯海区的乡间河道旁,发现这样水清岸绿、透着生机的画面随处可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图景,实实在在铺展在眼前。而这幅动人画卷的背后,正是瓯海区近年来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力推进全域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生动实践。

  自去年起,瓯海区坚持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打出“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截污控源疾、河岸美化、生态补水”一套综合治理“组合拳”,以实打实的整治行动推进农村水系焕新,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水生态答卷”。

  筑牢防洪屏障,护佑百姓安宁

  农村河道是防汛减灾的“神经末梢”,更是守护群众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农村水系整治在追求生态美景的同时,更需将筑牢防汛安全堤坝作为重中之重,以扎实的治理成效护佑百姓安宁。位于潘桥街道的岷岗溪护岸工程,便是以水系整治提升区域防洪能力的典型代表。以往每到汛期,岷岗溪沿岸村庄常受洪水威胁,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工程实施后,通过对原有护岸的提升改造,让区域防洪标准得到大幅提升。

  “护岸的建设既能美化环境、改善生态景观,又能发挥防洪排涝作用。这里山区雨天水流全靠这条河排洪,以前护岸没修时排涝能力较差,会出现河水漫溢,现在护岸建成,防洪排涝效能大幅提升。”潘桥街道工作人员吴哲纬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历时近三个月,于去年年底正式完工,新建河埠头2座,治理提升岸线长度484米。如今即便遭遇汛期强降雨,沿岸村庄也能稳稳守住安全防线。工程不仅有效抵御洪水侵袭,也显著提升村民的安全感。

  重塑生态样本,再现水清岸绿

  居住在娄桥街道的居民们,近来多了件开心事——散步休闲又添了一处“宝藏地”,那便是焕然一新的河庄河沿岸。傍晚时分,河道旁的步道上满是休闲的人群,散步、聊天的身影络绎不绝,热闹又惬意。“你看现在这河道,和以前比宽了不止一点点,岸边的绿化也做得特别好。关键是水变干净了,再也没有以前的异味,风景也跟着美了,还专门修了平整的步道,晚上还有照明路灯,走在这儿特别舒服,来散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作为这里的“新常客”,附近居民张先生正和朋友沿着步道休闲散步,对河道综合治理带来的成果大加赞赏。

  水系的生态价值是美丽乡村的底色。娄桥街道的河庄河,则是瓯海区水生态修复的“样板工程”。曾经的河庄河淤积严重、垃圾漂浮,整体环境杂乱。如今的河庄河面貌一新,通过实施河道拓宽、生态护坡驳岸、深度清淤,水体重焕生机,变得清澈干净;两岸精心打造的生态绿带和蜿蜒步道,成为周边居民每日休闲散步、锻炼身体的首选地。河庄河的蝶变,深刻诠释了水系生态治理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巨大价值。

  水美滋养产业,激活共富动能

  瓯海区深谙良好的水环境是支撑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振兴的宝贵财富。瞿溪街道泉东溪(大川村段)整治工程的溢出效应,便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精彩演绎。今年完工的泉东溪整治,在清障疏浚、修复堰坝、新建护坡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亲水性设计,打造了供人休憩玩赏的亲水广场。这一泓清水,点燃了大川村村民的创业灵感,将水系整治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以前这里环境比较乱,现在经过工程整治,水变得更清了,溪流越来越漂亮,景观大大提升,不少人专程过来游玩打卡。”村民麻先生兴奋地对记者说。每逢周末,这里都吸引超过1500人次的游客“奔赴山水之约”,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以及农产品销售的火爆。原本寂静的山村,因“水”而兴,充满了勃勃生机,“清凉经济”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驱动乡村共同富裕的强劲动力。

  “自去年起,我们正式启动全区农村水系整治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区农村水系整治37公里。整治主要根据河湖原有自然面貌、河道水系特点及区域文化特色,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治理以畅通河网水系‘毛细血管’,同时我们新增和改造一批沿河绿道、露营滩地、风雨连廊等亲水及便民设施,满足群众日常休闲需求。”瓯海区农业农村局水资源与河湖管理科负责人任伟义表示,通过持续打造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亲水节点、水美乡村,瓯海区的乡村宜居性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一渠渠清水不仅活了乡村生态、兴了发展活力,更润着千家万户。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一幅以水为脉、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的新时代乡村画卷,正在瓯海大地上精彩绘就。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