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黄小飞:廿九载匠心耕耘,点亮科学教育之光

2025-09-10 瓯海新闻网 记者 陈瑶

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黄老师,原来种子的旅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课后,一个孩子兴奋地拉住黄小飞的衣角,眼中闪烁着发现奥秘的光芒。这样的时刻,对瓯海区实验小学科学教师黄小飞而言,是最珍贵的回报。

  从教29载,黄小飞身上有着诸多光环:温州市名师、师德楷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省先进教研组组长。但她最珍视的身份始终是“孩子科学路上的引路人”。

  课堂匠心:让科学在孩子手中“活”起来

  1998年,参加科学研修班的黄小飞在陈荣华、李玉宇等导师的引领下,笃定了科学教育的信念:“科学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是需要孩子亲手触摸、亲身探究的活世界。”

  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惊喜。在《改变物体的沉浮》一课中,她首创“科学辩论会”,让学生们在思维碰撞中理解科学原理。这节课最终在省市评选中脱颖而出,斩获大奖。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这是黄小飞坚守的教育理念。在《种子的传播》课上,她创新采用“科学三分钟”加“科学答辩”形式,用17分钟就完成深度研讨,让孩子们在探究中建构核心概念,渗透“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教育。这种教学创新背后,是她对科学教育的深刻理解:“教育之幸,始于每一次全心投入的遇见。”

  淬炼团队: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能走得更远

  2007年,黄小飞以“周听评课+诊断单”模式,精准培育教学新苗。令人惊叹的是,短短五年间,她的徒弟虞芒、周晓霜双双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

  担任教研组长20余年,黄小飞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在成为组长之前,成功是自我成长;成为组长之后,成功是帮助他人成长。”她牵头构建“小而美”研修团队,用“问诊式”教研破解难题。历经十年打磨,科学组的“趣味模型”课程从区级课题升级为省精品课程,并获得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令人瞩目的是,她带领的团队中,2人获省教坛新秀称号、2人被评为市名师、2人获市教坛新秀称号。2019年,瓯海实小科学组荣获省先进教研组。瓯海区小学科学研训员谢晓静评价道:“科学重要活动首选实小,信其能,更敬其育才初心。”

  辐射山海:微光成炬,照向教育远方

  成为名师后,黄小飞将匠心延伸至教育公益领域。她多次赴景宁、庆元、洞头等县市区送教,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体验科学魅力。

  一堂创新体验课后,山里孩子惊喜地发现:“科学课原来这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当地教师感叹:“这是让孩子们受益终生的课。”

  她主持名师工作室12载,为全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阶梯。她常常加班加点指导青年教师,有一次和徒弟研讨至凌晨三点,为让徒弟多休片刻,也为确保八点能顺利使用讨论后的方案上课,她在晨光熹微时便赶到实验室备齐器材。

  近5年来,她开展公开课、讲座20余场,惠及教师2000余人次。参训教师感慨:“黄老师的科学课打开了教学新视界!”“她的课总能发人深省。”

  从孤身探索到带出精锐之师;从一方讲台到山海送教——黄小飞以29年的坚守诠释着师者最本真的信仰。“把事做成,需在一处形成足够的压强。”黄小飞常常这样告诉年轻教师。而她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用整个职业生涯的压强,在每一个孩子心中印下科学的光亮,在每一位教师身上延续教育的热忱。

  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黄小飞用她的科学匠心告诉我们:教育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能真正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科学之光。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