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要闻 聚焦 监督 文化 视频 媒体看瓯海 关注 辟谣 专题 图说瓯海

“村Game”打开文旅融合新玩法 泽雅大陆:把在地文化转化为一种游戏

2025-09-30 记者 章珈璐

2025

来源

分享

 

  当整片镇域的乡土成为游戏地图,方言、民居、非遗文化成为通关密码,一场关于乡村未来的实验正在泽雅悄然上演。

  “泽雅大陆”以沉浸式叙事为网络,以游戏为媒介,让游客在玩耍中重新发现土地的温度。它不仅为游客提供超越观光打卡的深度文化体验,也为当地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提供创新路径。那些曾被忽视的文化细节,被重新发现和诠释,找到更立体的承载。“村Game”,当乡村成为游戏,以文化为剧本、共创为纽带,奏响了泽雅文旅融合的新乐章。

“大陆”诞生之前

  

  “重新认识乡土,发现隐秘角落。”“简直是一场实景密室逃脱,和朋友们结伴来玩综艺感拉满!”“有文化、有解谜、有运动,活动还有吗?想安利!”看着社交平台上的好评如潮,很难想象“泽雅大陆”这个项目从概念生成至今不过半年,操盘手之一的杨浩强还未大学毕业。

  

迷你挑战赛  

  推动这一切的,是一个无需代码、人人可上手的实景游戏平台——“我的地球”。该平台由矢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开发,所创作的线下实景XR(Extended Reality,拓展现实)游戏,以线上的虚拟剧情驱动玩家完成线下的真实互动,从而达成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体验。据矢镜创始团队成员孙涛介绍,该平台使用无代码AI,操作便捷。目前平台已与30余所高校达成合作,汇聚了近千名创作者。大家以各自的方式将心中的“桃花源”变为现实,更有创作者将平台用于禁毒宣传、心理疏导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丰富的应用场景。

  作为“我的地球”的早期创作者,温州人杨浩强在参加大学生创赛时,围绕泽雅的非遗项目设计了沉浸式游戏。这次尝试促成了杨浩强与矢镜的相识,他也得以探索线下实景XR游戏的市场化路径,先后在温州博物馆推出文物解谜游戏,在瑞安红旗馆里打造文化宣传体验,还与矢镜一同在全国各地的景区开拓沉浸式体验赋能文旅融合的潜能。

  今年端午节前夕,杨浩强与矢镜为泽雅设计的《龙于泽雅》三部曲,已能初步窥见“泽雅大陆”的雏形,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反馈。泽雅镇领导班子对创新形式激活乡村资源持开放鼓励态度,在各方的支持下,“泽雅大陆”快速推进。正如团队成员所言:“我们的愿景,是连接人与一切,探索在地文化,发现生活之美。”

  

当辽阔大地变身“村Game”

  

  “泽雅大陆”将泽雅全域化为了巨大的游戏地图,当参与者打开拥有GPS功能的“我的地球”完成任务时,水碓、纸槽、腌塘等承载着泽雅纸山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就成了鲜活的“道具坐标”。民居门窗的纹饰、艺术馆墙上的画作乃至一句温州的方言,都可能成为玩家通关的线索与密钥。

  

青创少创摊主

  今年8月,首期“泽雅大陆·迷你挑战赛”迎来近40位挑战者,年龄跨度从11岁到55岁。最终,超过半数的参与者完成了全长约6公里的徒步挑战。这一出色的完赛率,离不开“泽雅大陆”设计的17项任务。它们将源口、唐宅、横垟、垟坑、外水良、水碓坑等6个村落有机串联,引导参与者在解谜与探索中自然走完全程,深入感知泽雅的自然风貌与文化肌理。“泽雅本身的资源很丰富,且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孙涛指出:“红杉公路、高端民宿、稻田咖啡、成片竹海……它们各自都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联动。同时对于泽雅镇本身,大家了解的也较少。”基于这一现状,“泽雅大陆”希望通过将泽雅分散的文化地标游戏场景化,串联成一个整体IP,让参与者从“观光客”蜕变为“探索者”,没有填鸭式的灌输,只有用户探索之后将文化内化的粲然一笑。杨浩强说:“在地文化被游戏趣味包裹后就鲜活起来了。年轻人在凝神解谜的过程中,风土人情、历史脉络便悄然入脑入心。”

  于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用技艺讲述地方烟火,“修旧如旧”的白金级民宿带领玩家穿越回旧时的慢时光,泽雅原住民分享的无名小径成为游戏的关键。团队还在游戏端口设计了“收集者、解密者、探索者”三种角色,对应不同的玩法路径:既能满足细节控对生活美学的热爱,也能迎合解密迷对烧脑剧情的追求,还响应了户外玩家对新路线的探索欲,极大丰富了游戏的可玩性。

  

青创少创摊主

  项目组还创造了一对吉祥物IP——“纸灵龙”与“纸玲珑”。“纸灵龙”在《龙于泽雅》中便已登场,承载着解读泽雅屏纸的密码;而“纸玲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龙溪艺术馆内的热门打卡点——名为“纸念·不息”的巨大毛线团。“泽雅大陆”将线下的实景定义为原生界,而线上的游戏空间则被构想为“折叠界”,喻指“2035年的泽雅”在当下短暂显现的时空投影。二者虚实交织,恰如游戏所追求的XR沉浸体验。两大吉祥物,就像穿梭于两个世界之间的守护者与引路人。

  不同于半天即可完成的挑战赛,两天一夜的“小大人旅行团”在延续沉浸式游戏主线的同时,引入“身份反转”。由孩子接过家庭的“指挥棒”主导办理民宿入住、准备早餐,家长得以享受难得的“躺平”时光。活动兼顾独立与共处:亲子有各自放空的时间,也在AIGC共学课堂、亲子心理沙龙等协作环节里互相亲近,建立起更默契的沟通方式。项目将周边商户纳入合作节点,有效带动了整体消费,进一步延伸了体验价值链。

  

青创力的造梦计划

  

  “之前,我们多以轻量化的项目合作为主,‘泽雅大陆’是我们第一次入驻在地。”孙涛说。根植于本土文化的项目,往往具有较强在地属性,部分运营团队会担心撤出后难以异地复制而选择浅层介入。但矢镜却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打造‘泽雅大陆’的初衷,正是希望更多像浩强这样的年轻人加入运营,而不是由我们一直主导。只有不断注入新生力量,持续创造新玩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活化’。”

  现在,“泽雅大陆”以Z-Lab青创实验室、Z-Seed少年创想局、Z-Dream泽雅造梦所(泽雅LSD)三大核心版块,从输血到自造血持续孵化多样的创新活动。其中Z-Lab作为青年文化共创平台,给予年轻人在山水间实现自己创意的机会,Z-Seed聚焦青少年创业实践,内容涵盖从公司注册的理论知识到落地的商业实践,旨在唤醒“温商二代”的创业基因;Z-Dream为消费端玩法整合,已推出的“迷你挑战赛”“小大人旅行团”“泽雅夜市”等均属此列。青创项目带动少创实践,其产出内容可通过Z-Dream实现市场转化,形成良性闭环。层出不穷的趣味活动,还吸引来了许多异地游客。

  

小大人旅行团

  以泽雅夜市为例,该活动不仅有传统的美食摊、文创小铺,还有运营独立品牌的“青创”摊主,尝试人生第一次摆摊的“少创”摊主。整个夜市采用“社区自治”的方式,让参与夜市的年轻人自主完成运营与管理。同时,夜市延续了“泽雅大陆”的游戏化特色,定期开展打卡寻宝、音乐演出、匿名社交、跳蚤市场等活动,自下而上地打造出一个充满野性活力的消费新地标。

  为了提升项目的实景游戏感,泽雅镇东头艺术街区配合进行了“痛街”(次元主题街区)改建。这带来了意外之喜,当地的闲置老屋招商变得容易了,有年轻人主动上门谈合作。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在坚守本土文化根基的同时,大胆拥抱创新,招引谷子(二次元相关产品)、潮玩类等商家入驻。”

  与此同时,为增强游客的沉浸感,以“泽雅大陆”项目为基础的剧本也在公众号平台上连载着,在最新的更新中写着:“泽雅的每一个普通人,才是这一切的真正起点。”“自己即将亲手编织的,是一个未来,一个叫做‘泽雅大陆’的未来。”

  (图片由受访对象提供)

编辑: 马慧琼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