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10月21日,在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梅泉大街茶山综合救援队附近的街景画面。当AI系统识别到流动摊贩侵占路面情况后,立即通过双网融合平台发布“空中执法件”,茶山中队迅速接收指令并赶赴现场处置。从自动发现到处置结束,整个流程仅用时不到2小时,充分展现了智慧执法的效率优势。

“我们的双网融合平台集成了局内自建的200多路和公安系统的2万多路监控资源,精选了100多种AI算法,涵盖机动车违停、流动摊贩经营等常见市容问题。”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信息科技大队科员顾嘉辉介绍,该系统通过监控画面自动识别违法行为,并按照属地原则直接派发给对应中队处置,执法队员处理后将照片反馈至平台,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
据统计,自今年5月平台投入使用以来,AI智能派件并成功处置1000多起事件,整体识别成功率达到90%。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执法效率,更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顾嘉辉表示:“AI功能的应用节省了大部分人力,从传统的车巡、路巡转变为全程监控AI识别,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执法效率。”据统计,今年执法热线96310占道类投诉量与同期相比降低22%。

借助AI智能监管,瓯海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有效提升了一线管理成效。通过抓拍固定证据,不仅提升了非接触性执法效能,还减少了与执法对象的直接冲突,使执法过程更加规范、文明。此外,该局还通过AI识别系统汇总分析数据,帮助执法部门更准确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违法特征和发生频率,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科学调整管理思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执法。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