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来源
瓯海新闻网
分享
10月23日至25日,瓯海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尔飞带领一支由9位专家和名师组成的团队,深入阿坝县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一场丰富多彩的送教活动,并为阿坝县留守贫困儿童捐赠3万元。在这次跨越2600公里的教育协作中,瓯海的教育理念和优质资源为阿坝县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理论引领,助力成长
在活动期间,专家们通过多场专题讲座为阿坝县的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建议。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特级教师董晓群在阿坝县第二小学的音乐教室,为小学语文教师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用好教材,加强学习指导》的讲座。她从教材深度解读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策略,强调如何通过结构化任务设计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在座的教师们感到耳目一新,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特别是在面对教学难点时,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瓯海区教育研究院的幼教研训员、市名师周慧静在阿坝教师进修校为全县的学前教育教师带来《学前教育法的要点解读及实践思考》的专题分享。她结合具体的案例,如大班语言活动《春日花车巡游记》,深入浅出解析了游戏化教学和儿童发展评估的创新实践,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新方法。
此外,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研训员、市名师金海跃也参与课堂诊断环节,为数学教师们讲解了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四维策略”:情境化导入、问题链驱动、过程性评价和迁移性应用。多位教师在听完讲座后表示,这些内容切中实际教学的核心,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工具。
示范课堂,探索新径
在这次送教活动中,瓯海名师团队遵循“研训闭环”的原则,开展六节精彩的课例展示,涵盖了语文、数学、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每节课都包括课例展示、反思说课和互动评析环节,帮助阿坝县教师掌握教学实践中的关键方法。
在语文课的示范中,省教坛新秀项灵捷老师在阿坝二小为三年级的学生呈现了《海滨小城》。她通过对叙事结构的可视化分析,帮助学生培养语言逻辑思维与情感表达能力,赢得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市名师章秀平老师则以课文《一块奶酪》为例,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一堂兼顾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语文课,为阿坝县语文教师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思路。

在数学学科的示范课中,市名师金海跃老师在四年级的课堂上展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模型意识。市名师白福清老师则在阿坝藏族中学带来了初中数学精品课《同底数幂的乘法》,通过探究式学习链的设计,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跨学科的课例展示同样生动有趣。省教坛新秀何优优老师在阿坝县一小开展的道德与法治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通过介绍青铜器制作等历史科技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市教坛新秀王鸿飞老师则为初二的学生们带来了历史课《中国共产党诞生》,通过展示长征文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家国情怀。
课后,参与听课的阿坝县骨干教师与瓯海名师进行热烈的研讨交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课堂互动和教学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瓯海的课堂并非简单的“样板戏”,更是在实际问题中融入了鲜活的教育智慧,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真情关怀,温暖一线
在送教活动期间,陈尔飞一行专程走访了瓯海区选派至阿坝县第二小学的3位援教教师,深入了解他们在高原地区的生活与教学情况。陈尔飞对这三位教师“缺氧不缺精神”的奉献精神表示了高度赞扬,强调瓯海区教育局党委始终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并希望他们继续为推动东西部教育协作贡献力量。同时,瓯海区教育局向阿坝县教育局捐赠了3万元专项帮扶资金,以支持县域内贫困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传递出“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富理念。阿坝县教育局负责人深情回应,这份跨越2600公里的关怀,为高原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东海之滨的温暖,让孩子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此次“浙阿同心·智汇阿坝”送教活动,以瓯海区教育优质资源与阿坝县实际需求的结合,形成了专业赋能与温情关怀并行的协作模式。活动中,不仅有聚焦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展示,还有对一线教师的真情慰问与对贫困儿童的关怀,充分体现了东西部教育协作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支持。
未来,温州市瓯海区与阿坝县将通过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持续深化教育创新,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两地携手共进,必将共同绘就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
编辑: 夏卢克
本文转自:瓯海新闻网 oh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