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88539042    监督举报:0577-88523479
瓯海党务 瓯海人大 瓯海政务 瓯海政协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瓯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瓯海新闻  ->  人物  -> 正文

陈卓如与沈岙小学及“白门秋收斗争”

来源:瓯海新闻网  
2021年06月04日

  ■翁德汉 文/图

陈卓如(1904—1932),浙南第一支农民武装——驮山农民赤卫队创始人,曾在瓯海大地上广泛开展革命活动。

  一
  沈岙村是瓯海区最南的村之一,位于仙岩街道,与瑞安市交界。在村里,有一所小学叫沈岙小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沈岙村志》说:“沈岙小学教育始于1926年秋陈卓如办龙溪小学(沈岙小学前身)。”
  陈卓如是沈岙村后面山上驮山人,自幼聪敏、勤奋好学,于1921年考上温州省立第十师范,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沈岙村志》记载:“1926年秋,陈卓如根据上级党组织指示,隐藏党员身份,秘密深入农村开展革命斗争活动。他以教学为名在沈岙村办学,取名‘龙溪小学’并任校长。”沈岙村背后的溪从山下延伸到村里,最后和温瑞塘河连接。这条溪叫龙溪,龙溪小学正好在河和溪的连接处。陈卓如在师范学校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去小学里当老师和校长是最合适的。我们可以想象,一没国民党当局这个名义上的上级拨款,二不能多收农家子弟的学费,教育经费缺乏。一份材料说:“陈卓如为了办好龙溪小学,让农民子弟多上学识字,从自己家中取来银元置办课桌,让广大学生上学。” 在这期间,龙溪小学同时举办农民夜校,组织农会,培养革命骨干,发展党员朱诒兴。朱诒兴生于1885年,在沈岙村以做纱面(按温州话说,也称索面)和糕饼为业,所以人称“索面兴”。据沈岙村老党员陈国权介绍,朱诒兴家也在龙溪边上,和小学非常近,陈卓如吃住在他家,并以此为革命据点,以教育为掩护,进行地下革命组织活动。

  1927年,温瑞大地旱情严重,位于塘河岸边的沈岙村稻禾欠收。是年7月,中共中央给浙江党组织作了指示:“要使一切的斗争,与今年秋收联系起来,由各种斗争的发生,汇合到秋收斗争,形成巨大的抗租运动。”当年秋收斗争的口号是“扣租、抗粮、抗税”。于是农会会员组织力量开展闹荒斗争。沈岙村某地方豪绅是一酒户,堆积粮食做酒,而困难户缺粮严重。陈卓如便率农会骨干向地方豪绅先借后还解决缺粮户几千斤稻谷。闹荒斗争终于取得成功了,但是该地方豪绅怀恨在心,向县当局告密,说陈卓如在沈岙进行共产党活动,以至被追捕。当年陈卓如随身携带的龙溪小学校印,如今留存在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丽岙街道白门一带河道

  二
  在沈岙期间,陈卓如参与开展了“白门秋收斗争”。
  处于温瑞平原最中间地带的白门一带,水利方便,土地肥沃,可称鱼米之乡。当地的农民中,佃户占多数,一亩田一年才收成约400多斤稻谷,却需要向地主交租300斤,因此农民与地主矛盾一向比较尖锐。尤其是号称“大荒垟”的土地,在正常年份也是薄收的重租田,租种的农民对减租、抗租的要求很迫切。同时,这里是郑馨和林去病等人组织开展农运较早的地方,白门又是郑馨的家乡,群众基础较好。
  按照上级党组织指示,郑馨、林去病和陈卓如等人在此地开展了秋收斗争。秋收时,晚谷登场了,一些贫雇农以及大部分佃农,把稻谷藏了起来,不给地主交租。当地主来讨租时,农民就说:“没有!”地主们当然不肯罢休,向反动县政府控告“农民造反”。县政府派出40多名警察,荷枪实弹,气势汹汹地乘船通过温瑞塘河到来,企图对农民实行武力镇压。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反将派遣来的警察包围起来。被包围的警察泄了胆,灰头土脸溜了回去。
  当然,地主是不会放弃的,请来驻温州的省防军一个连队,企图镇压群众。面对危急的形势,农民们采取“敌来我避”的对策。当省防军到来之际,便组织当地青壮年撤退到后山,家中只留下老弱病孺。这样弄了几次,省防军也无可奈何,回城里去了。

  当地的地主乡绅是不甘心失败的,来年春耕时分,地主向农民“撤田”,也就是不租了。党组织领导农会成员,利用地主不劳动的弱点,组织“贫农团”“插田会”,地主雇工前头耕田,“插田会”成员后头插秧,使得地主无计可施。与此同时,开展声势浩大的闹荒运动,数百农民到地主家要求开仓平粜,迫使地主认输。

仙岩街道沈岙村河道

  三
  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于是,陈卓如也在琢磨着怎么搞到枪。办小学时从家里拿银元,他又将主意打上了自己名下的二十亩田。
  陈卓如家比较富裕,按照分家书,他应该有田二十亩。一天,陈卓如趁着父亲坐在门槛上吸旱烟时,和他父亲说:“爸,儿已投身革命,现在是被政府缉拿的对象,不能赤手空拳跟敌人搏斗。我打算将自己的田卖掉,购买枪支弹药,武装赤卫队,保卫自己,发展革命势力如何?”父亲听了后,额角上皱纹便挤成一块,把烟筒头的灰向地上敲了敲,沉吟了好久说:“你卖掉这几亩田,买来几支枪,就能够把国民党打败吗?”陈卓如道:“话不能这么说,儿已势成骑虎,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留着这几亩田有何用?”在陈卓如再三恳求下,父亲同意他卖掉十亩田买枪。
  有了枪,农会升级成为一支队伍,也就是浙南第一支农民武装——驮山农民赤卫队成立了,陈卓如任总指挥。这支队伍迅速发展,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到后来300余人。买来的枪支毕竟有限,其他的只能以队员们自己制造的土枪、大刀、长矛等来补充了。赤卫队以驮山为活动中心,辐射整个温瑞大地,“陈卓如的家几乎成了温州共产党人的活动中心,也成了指挥浙南各地燃起革命火种的基地”。
  1930年初,党中央派人来温州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作为其中的一部分,陈卓如率瑞安红军游击队五百余人编入第一团,任该团瑞安红军游击队队长和团委委员。
  吹台山为横亘于浙闽边界的洞宫山余脉,一直守护着温瑞大地。在这支余脉中,有一条长长的山脊连接了梧田的莲花山和丽岙的芙蓉尖,蜿蜒盘旋于群山之巅宛若一条游龙,与白云山相连。白云山上有个白云寺,1930年5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部分指战员驻扎在此地,其中就有陈卓如率领的包括驮山农民赤卫队在内的瑞安部队。
  当天深夜,白云寺被国民党部队包围,敌人趁着白云山的密林,先摸掉守在大殿外的岗哨,然后发起总攻。“砰!砰!砰!……”枪声犹如无数爆竹同时燃着,惊醒了素来枕戈而眠、当天因军务劳累而仰躺在板门上昏昏睡去的陈卓如。他和战友们都举枪在手,卧伏在大殿后边的地上,墙外不停在喊“缴枪不杀”的诱降声。

  但是红军战士们并没有为诱惑声所动,陈卓如当机立断,立刻命号兵打起军号突围。狡猾的敌人已经在周围的制高点架着机枪,枪弹若雨,红军战士冲出一排,倒下一批。红军从无到有,其中的辛苦陈卓如是深有体会的,见突围无望,心如刀割。后来,陈卓如率队冲出了包围圈。等战斗结束,捡点一下队伍,共牺牲十六名战士。如今白云寺右侧的山坡上,建设有白云寺战斗纪念亭和纪念碑。

沈岙村龙溪,朱诒兴家在左边

  四
  1932年2月23日,陈卓如回家了,两个曾经的赤卫队队员以有枪为名来找他。这两个警卫员已经叛变,拿着手枪朝陈卓如开枪。“砰!砰!”两声枪响,两颗子弹近距离击中陈卓如,顿时血流如注。两个叛徒不敢再开枪,飞似的逃走了,而陈卓如倒在了灶头边。他的伤很严重,被敷药包扎后,抬到一个旧坟洞里躲了起来。
  天亮后,外界通往驮山的各条路上,来了不少浙保四团的兵丁,他们有计划地“围”住驮山,搜捕捉拿陈卓如。但是陈卓如已经被藏起来了,他们绑了其父亲,把驮山乡亲也押了过来,威胁如果不交出陈卓如,将统统枪毙了。
  这时候,陈卓如为了救父亲和乡亲,自己艰难地爬了出来,对敌人说:“你们要抓的陈卓如在此。这些群众是无辜的,立即把他们放掉。”
  兵丁们权衡利弊,把村民都放了,给陈卓如戴上了镣铐,要将他带到温州(当时叫永嘉)城里去。从驮山,到温瑞平原上,一路撒满了陈卓如的血。在温瑞塘河的船上,陈卓如拒绝被包扎,船到梧田一个叫砻糖桥的地方,他最后因为流血过多,壮烈牺牲了。兵丁们将其尸体扔到了岸上,最后被梧田地下党组织成员送回了驮山。
  这年,他仅仅28岁。


编辑: 陈奕如